核心提示
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團”不到的!自去年初闖入尋常百姓的生活后,“團購”便呈一發不可收拾之勢——在一年左右的時間里,過千家團購網站紛紛上線。新快報記者昨日從廣州市消費者委員會獲悉,由于門檻較低且監管存在較大難度,良莠不齊的團購網站引來眾多消費投訴,當中又以餐飲類投訴最多。在某團購網站工作半年、剛剛離職的阿離(化名),近日踢爆了團購網站常見的六大陷阱。
陷阱1哄抬人氣
■案例
“團友”小鐘在某團購網站發現,該套餐的團購人氣非常高。可當小鐘坐了一個多小時公交車到這家位于白云區的美容店時,發現該偌大的美容店竟無一位顧客,五個美容項目只能先做兩個,剩下三個必須再次預約。
●內幕
阿離稱,幾乎每筆團購都會不同程度地哄抬人氣。最離譜的是一次香港商品的團購,網頁上顯示有2000多人參與團購,而實際上真正購買的只有11人,其中6人還是該團購網內部員工。
●拆招
團購不要被人氣吸引,千萬不要認為人氣旺的東西就是好的,應該根據自身的需要選擇團購。
陷阱2陰陽套餐
■案例
白領小芳看中了某團購網力推的一款火鍋套餐,湯底加食材原價228元,團購價僅需58元。前去就餐時,小芳和朋友才發現,平時該套餐有金針菇、羊肉等五種食材,但團購的僅三種食材,少了價值最高的羊肉和金針菇。
●內幕
這是商家特制誘餌!阿離稱,團購網站在網頁上使用“障眼法”,很易蒙蔽某些不細心的消費者。
●拆招
團購商品一般會有長篇說明,千萬別嫌麻煩,一定要仔細看完,確認無誤后再下單。
陷阱3低買高賣
■案例
六折“團”下天河某商業中心影院電影票的小靈,到電影院時發現刷信用卡買票只需五折。
●內幕
阿離透露,團購網會趁電影票打折時,盡可能地多買下低折電影票,然后再把買來的電影票用稍高的折扣“團”出去,“吃”差價。
●拆招
消費者團購時,一定要對商品價格貨比三家,甚至可到實體店看一看。
陷阱4抬價打折
■案例
原價1688元的衣服團購價只需228元。當阿May穿著新衣服去郊區親戚家時,發現親戚家樓下商場里,和她身上一模一樣的衣服,正品特價只要198元。
●內幕
阿離稱,團購網站為了吸引人氣,原價往往按最高市場價來標。
●拆招
可查看商家以往的消費價格記錄。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陳天橋在與創始人李善友及中層以上管理人員開會期間坦言,盛大是在2年前經歷最危險階段時果斷投入視頻行業,如今各視頻企業仍處在發令槍響起步的階段,酷6網是以最低的成本跑在第三位,創始人李善友五年來對公司做出>>>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0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