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購網內部人士揭黑: 一個產品交易關閉后,最高30%消費者會忘記消費,這筆錢最好賺
“深喉”(三)
揭秘團購亂象
一種新型的消費行為——團購,正處于“最狂熱階段”,“你買什么了嗎”已經演化為“你團什么了嗎”。
就如一場“瘋狂派對”之后肯定是一片狼藉,“狂熱”團購背后也不斷冒出諸多問題——虛假宣傳、虛假打折、品質縮水、售后服務缺位……來自上海市消保委的數據,網絡團購投訴自去年底逐漸增多,目前已占互聯網銷售投訴近一成。
這只是問題的表象,團購網業內人士的現身說法更讓我們看清個中貓膩:
原來我們動輒被團購網頁面上的購買人數所吸引而頭腦發熱,其實那個人數可能是人為操縱;
原來“購買后過期后不得以任何理由退款”的聲明就是指望你忘記消費,顧客“遺忘消費”就是網站的主要收入來源;
原來……
繼2008年和2009年我們推出“深喉”3·15特別報道之后,今年,我們的焦點只對準一個行業——團購。在行業人士站出來揭秘內幕、勾勒行業利益鏈的同時,我們記者以團客的身份探秘團購亂象。
指出問題從來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指出問題歸根究底是為了解決問題。
就團購問題叢生的現象,市消保委一再強調:一旦發生投訴,往往涉及到一大批消費者,網絡團購極易引發群體性消費糾紛,社會影響比較嚴重。
“深喉”揭黑
網頁購買人數后臺操縱
多數靠“不得退款”賺錢
揭幕人:團購網內部人士 問題:團購網內部暗箱操作
讓我們在盲目團購之前看看某團購網站內部人士揭黑——其實你看到的低價表象背后有無數個連環套。操縱頁面購買人數、銷售私下“跑單”、專門賺取“遺忘消費”……這些團購網內部的暗箱操作就是連環套中套。
連環套一
購買人數的“后臺”
團購網頁面上,原價四位數的美發項目僅以兩位數叫賣,而團購截止時間的倒計時旁,是不斷增長的人數。這些巧妙的頁面設計讓網購達人們無法招架,而這樣的數據,卻并不是真實反映。
該業內人士表示,團購產品的真實購買人數,在“后臺”,網頁上顯示的購買人數,起的是“引導”作用。
“這里的區別,我們叫‘前臺’和‘后臺’。‘后臺’數據由我們的技術控制,對應該產品的商家會有一個系統,登錄同一個后臺,看到自己產品的銷售數量。”該業內人士稱,商家會對網站有銷售量的下限限制,而當產品低于銷售下限,商家會要求網站增加“前臺”人數,制造產品熱賣的效果。團購網有時也會主動“引導”這一數據。
“前段時間我們發現,其他網站做的產品賣了一萬多,于是找銷售跟進,上線后一天只有不到100,我們覺得很奇怪,后來才發現,我們也就加個兩三百人,他們(其他網站)‘注水’太夸張,一下加到一萬多。”該人士表示,如果達不到銷售下限,團購時間會一直延長,直到協議指標達成,有的網站,甚至直接拿
推薦閱讀
經歷數番人事地震的久游又有最新動態:包括副總裁、新聞發言人吳軍在內的多位中高層離職,久游“維穩”最后一道防線崩潰。另外,媒體部被整體裁撤,加上年初王子杰另起爐灶帶走的數十名嫡系,久游公司幾乎已被掏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團購黑幕揭露:購買人數是虛構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0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