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研究機構CNZZ的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國內團購網站數量已達到1726家,預計2011年國內團購市場規模能突破100億元。
有GROUPON的估值神話、加之電子支付業已成熟,入行門檻低廉,過去一年的團購業成為風投的TMT寵兒。
新興產業井噴必然伴隨泥沙俱下,價格大戰和虛假信息,似乎正讓尚在襁褓的團購業面臨前所未有的用戶信任危機。
察覺的先行者們開始借助資本利器,從規模和服務兩個層面洗牌行業。最早進入這個行業的風投——金沙江創投朱嘯虎說,必須從頭到尾地把客戶體驗做好,才能保證獲得持續性的發展。
草莽之變
就在團購業正在瘋狂跑馬圈地之時,剛剛獲得紅杉資本首輪注資的美團網扔下一顆炸彈。
日前美團網上線一周年的新聞發布會上,美團CEO王興宣布,今后其用戶過期未消費將獲得退款服務。王興給出的理由是,國內團購網迅猛發展中各類問題不斷積累,影響了消費者的體驗,首當其沖的是“團購券未能在指定期限內消費”。
“這部分沉淀資金約占到美團網營業額的5%。”王興估計,從整個行業來看,5%-10%的銷售金額都是消費者過期未消費的。而這一部分金額因為不需要付給商家,通常就直接成為了團購網站的收入,這也是團購行業不成文的潛規則。
針對此消息有熱門網帖批評說,美團的這一做法是損人不利己。王興隨后則反擊說,這是因為“過期退”的行為危害到了競爭對手的利益,因此遭遇到了某些不負責任的競爭對手中傷。
不過,并不是所有的同行都認同美團的做法。F團林寧認為,“隨時退款”的業務實際是失去了“保量”的核心,商家不愿意接受沒有量的合約。滿座網CEO馮曉海說,在國外的團購業中,7%的銷售額也是未消費收入,而在美國等國家,這部分收入被算作發卡公司的合法收入。但在中國,各個企業的處理態度也是不同的。
一位投過團購網的風投人士表示,10%只是一個保守的數據。很多團購網站的用戶過期資金占總銷售的比例甚至可以達到30%-40%,退錢對注重現金流的網站損失很大。
就在美團宣布啟動 “過期退”計劃次日,有媒體報道,另一家團購網的領先者拉手網CEO吳波稱,拉手網一直在為消費者提供 “7天無條件退款”和一鍵退款的服務,并稱不會跟進“過期退款”計劃。
有意思的是,就在該報道次日,拉手網的過期自動退款承諾悄然上線。吳波同時在微博上稱,“拉手網的團購三包已經實施了一段時間。”朱嘯虎在3月9日接受本報采訪時亦稱,這一次只不過是加強推廣這項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美團網還是拉手網,其退款的終端是消費者在該網站的賬戶,而非消費者的手上。
一位團購網站負責人向本報點破個中玄機:目前的團購用戶多是通過團購導航平臺選擇進入團購項目,支付方式以網銀或支付寶直接購買,擁有固定賬戶的比例并不高。將退款終端設為網站賬戶,用戶不能取現,只能在該網站上消費。“此舉非常聰明。既可以繼續沉淀資金,又能提高用戶的黏性,可謂一箭雙雕。”
“更多的還在觀望,但行業中已經有人意識到,改善用戶體驗的重要性。可以斷言,行業正開始告別草莽時代。”上述風投評價。
事實上從商業規則看,“過期退”業務是否退出,尚都在兩可之中。而更加嚴重的情況還包括,一些非主流團購網的欺詐團購、假貨橫行等現象。滿座網馮曉海說,團購業面臨著管理混亂、誠信缺失等的問題都是因為沒有行業標準,“目前的市場需要更加規范,形成整個行業的服務標準。”
管理為王
不過,由美團網掀起的誠信風潮,并非空穴來風。就在王興廣告稍早幾日,美團與DQ發生糾紛,可被視作前者導火索。2月底,美團發起了團購DQ冰激凌50元現金券的活動,超萬人參與。但此后DQ突然發布申明,稱沒有和美團合作。雙方調解無果,美團最終宣布先行賠償。
“前事孰是孰非尚無定論,但團購業信譽的損傷不言自明。格瓦拉生活網副總經理張學靜認為。”
“一方面團購網站為了吸引受眾,每天一個城市常常出幾十個單子,而急速擴張的營銷隊伍同商家的對接能力參差不齊,前期與商戶的溝通不夠、對其接待能力評估不足。另一方面網站對商家壓價太低,導致服務打折扣。”張學靜說。
團購核心中的用戶體驗營銷質量大打折扣。據他介紹格瓦拉生活網與團購網合作的團購項目,二次購買率只有50%~60%,而通過網站自身的回頭率則超過了90%。
其實,一個團購的基本鏈條包括:跟商家談好項目、項目上線、消費者購買、接受服務、團購網站給商家結算費用,過程看似清晰,但任何一環出現問題,都將為消費者帶來體驗的缺失。
為了幫助一些較早進入的團購網站迅速打開市場,風投不惜重金押注。據不完全統計,2010年4月至今,已經有包括金沙江創投、紅杉資本、凱鵬華盈在內的近20家知名機構都涉水其中,投資量級都在百萬美元以上,最近金沙江對拉手網、紅杉對美團網的注資均在千萬美元級別。而后進的“大船”——大眾點評更稱3月底將迎來超過1億美元的融資。
前述PE人士說,網站團購模式非常有爆發力,現金流成長速度非常快,快到可能剛上線,月入幾十萬,然后變成幾百萬,現在主流團購網站每個月甚至都在千萬級以上。“這對鐘情快速擴張模式的PE而言,非常有誘惑力,會把這種觀念傳導給經營團隊。”
于是,動輒價值上億的廣告投放被用于重點營銷和城市擴張。一些行業龍頭如拉手網,短短一年時間已進入全國數百個城市。美團網則計劃今年斥資5000萬元,整合50家左右的二、三線城市的中小團購網站。
重金投入、飛速擴張一方面是在加速行業的洗牌,另一方面也會遭遇運營上的瓶頸。吳波坦承,“我們首先缺的是人才,其次還需要把整個流程再細化。”
朱嘯虎的詮釋可能更為直接:“最大的問題可能就是管人。像拉手網在北京、上海每天都有15到20個團購項目,一個城市至少有50個以上的銷售團隊,那你全國擴張到100個城市的話至少要5000人,對于大部分人來說,突然之間去管理上千人是不可想象的。”
不過,朱嘯虎認為,迅速擴張難且貴,但與可持續性發展矛盾又統一。“雖然你看上去不是那么容易擴張,但是反過來他的門檻,能幫助企業建立很強有力的壁壘。”
新幕開啟
草莽時代即將淡去,團購業卻仍未通過增值服務打開持續盈利的空間,即便是拉手、美團、糯米等領先者當前均未有凈利。
前述風投人士說,雖然一些團購企業已經開始做模式的創新,不過總體而言,上千個網站的模式都比較雷同,競爭的方式,多是砸錢、壓價。
“此前團購網站很多都在貼錢做項目。打個比方,很多時候電影院給我的價格,一張票50元,而我賣給團購網是35元,團購項目上賣給消費者的標價只有30元,因為競爭太激烈,他們常常是接受的。”格瓦拉網張學靜說。這與通常向商家提取30%-50%比例傭金的GROUPON似乎相相差甚遠。
創新工場創始人李開復則預測,團購大戰后,1000多家團購網站只會剩下約10家有規模、能盈利的。而這10家又可分為兩種,第一種,垂直團購網,他們精通線下推廣、平衡用戶商家利益、幫助商家增回頭客、重視商家質量誠信。第二種是如騰訊、大眾點評網這樣的巨鱷,可能會利用到原有的積累,賦予團購一些新元素。
推薦閱讀
由于與盛大集團董事長陳天橋因戰略分歧產生激烈爭執,酷6網創始人兼CEO李善友(微博)已經從其一手創辦的酷6網辭職,盛大集團方面將尋找繼任者。對此,酷6傳媒方面和盛大都沒有給出官方消息,但記者從可靠渠道獲悉,李>>>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百億網上團購大浪淘沙 風投催化行業嬗變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1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