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市值近50億美金,年營收達8億美元的Groupon在談到上市話題時都選擇三緘其口,處在一片混戰當中且含無清晰盈利模式的國內團購網站敢言“上市”之說,這的確令人費解。
對于目前國內的團購網站來說,不管規模的大與小,他們要面對的不光是這種不健康競爭所帶來的資金壓力,如何尋求到有序的盈利模式以及解決網民的大量投訴,同樣成為他們生存的考驗點。
可以斷言的是,至少在當下以及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們能看到的絕不是團購網站的上市輝煌,更多的還是這個行業在經歷殘酷競爭之后的“下市”慘況。
3月10日評論 春節之后的團購網站,其競爭已儼然由之前的口水之戰升級為營銷之爭,從美團、拉手、團寶等團購網站大幅的廣告營銷可以看出,實質性的資本型競爭已悄然開始。
雖然這個新生的領域飽受著業界褒與貶的爭議,但似乎難以阻止風投對于它的看好,一系列融資的背后,甚至傳出了國內某家知名團購網站擬在今年赴美IPO的傳聞。
雖然消息沒有得到官方的驗證,這樣的傳聞依然為這個混亂的戰局注入了一劑興奮劑,團購大軍更會有一個共識:經歷廝殺之后,團購網站必將迎來真正意義上的資本青睞。
然而,事實是否如此?
一則未經證實的消息稱,春節期間,國內三家知名的團購網站曾收到了風投主動送過來的投資意向書,但經歷了數輪商談之后,投資方最后又選擇了棄投。
顯而易見,投資人的擔憂并非毫無道理,競爭激烈的背后,讓投資人看到了國內團購發展的軟肋。目前的國內團購網站已經進入一個無序的惡意競爭、投訴機率高、盈利模式不清晰的混亂局面,雖然市場前景依舊被看好,但這段“長征”之路誰能用出,言時尚早。
首先,目前國內團購網站模式極為單一,運營模式與內容也幾乎相同,所有網站都是模仿Groupond模式,完全沒有也不敢去探尋自己的特色。在實力的團購網站雖然在差異化方面略有調整,但依然看不到消費者的青睞,因此,花大量的資金進行廣告投放并吸此用戶的關注進而拉攏用戶成為唯一的宣傳法寶,然而,這些營銷行為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雖然有風投在背后做為推手,但這種強推的方式能帶來多大的轉化率,依然還是未知數。
其次,團購網站的巨大數量注定了這個行業的良莠不齊,目前來看,除了淘寶、360團購平臺、搜狐、騰訊等大公司和拉手、美團等有實力的垂直團購之外,多達數千家的網站當中,更多還是一些“作坊”類的企業,這類網站的運營成本相對較低,因此在團購產品方面也有著先天的優勢,而且,隨著這個領域惡意競爭的加劇,一些小的網站在受到擠壓之后,便開始現出了欺詐的行為,巨大基數的后面,使得這個行業在短期之內很難得以肅清。在美國,消費者團購下單后一般不太用擔心之后的商家履約和服務,但這在假貨流行、服務態度欠佳的本土市場卻是個大問題,對商家早已失望的消費者很容易把憤怒轉移到團購網站乃至團購本身。
事實上,團購網站自身的誠信也是個問題,除了一些小網站明目張膽地進行欺詐之外,很多較大網站也與商家合謀,他們在意的不是銷售優質商品,而是利用團購進行廣告推廣,使廣告費成為中國團購網站的一項重要收入。
最后,傳統行業與互聯網的融合在團購方面表現得尤為明顯,團購網站推出的服務產品都是市場團隊與商家談判、協商,最后確定價格和服務標準,團購網站不能左右商家最終的服務質量,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團購網站的品牌;團購在推出實物商品時,在貨源、商品質量、倉儲、物流運輸等方面有短板。這些問題都嚴重阻礙了團購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國內媒體的報道似乎更樂意起到“錦上添花”的效用,將筆尖更多的關注在了“數字”游戲的表面,同樣,團購網站目前的輝煌似乎只停留在廠商的單方面的宣傳與媒體的烘托之下,來自消費者的聲音則少之又少,一系列“公關”手段之下的團購網站,缺失民意的大前提下敢提“上市”,難叫人信服。
或許,對于那些停留在炒作層面的團購網站來說,時下最要緊的,還是想想該如何躲過即將到來的3.15吧。
推薦閱讀
挪威移動網絡瀏覽器供應商Opera周四稱,將與中國移動電話經銷商天音通信成立合資公司,利用Opera的技術為中國市場開發定制移動瀏覽器平臺。該合資公司的注冊資本將為人民幣1.35億元。 北京時間3月10日消息,挪威移動>>>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團購網站敢言“上市”?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1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