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齊心)日前,全國政協委員、建行信用卡中心總經理趙宇梓日前在遞交的"兩會"提案中建議,個人網上商戶的出現和發展,也引發了銀行卡網上套現、洗錢、欺詐等負面問題。管理制度不健全、監管部門不明確、網絡商戶手續費率低導致套現增加和惡性競爭,以及對第三方支付公司缺乏有效管理是引發網絡商戶問題的主要原因。
他認為,目前網絡商戶手續費率絕大部分為零,應比照實體商戶手續費率進行定價。實體商戶手續費率標準由人民銀行按照不同商戶類型制定頒布(最高為2%),他建議網絡商戶適當提高信用卡交易手續費率標準,通過增加網絡套現成本,有效遏制套現洗錢犯罪。
電子商務近年來發展迅速,網購也已經逐漸成為很多人的一種習慣。的確,隨著網絡的發展,也引發了銀行卡網上套現、洗錢、欺詐等負面問題。但是"原罪"是否就是"網絡商戶手續費率絕大部分為零"呢?這一點值得質疑,不僅如此,有細心的網友還發現,提出議案的人正是銀行系統的人,所以其動機也值得懷疑。
對于這個提案,IT分析人士何璽告訴IT商業新聞網記者,提高網商手續費率為時過早。電子商務表面上看上去很好,發展很快,但其實還處于起步階段,比如淘寶網上的賣家,其不管是大賣家(金冠、皇冠),還是小賣家(星級、鉆石),其實都還沒有走上真正的規模化經營,只能說大賣家解決了溫飽問題,開始走企業化經營模式,而小賣家還在溫飽線上掙扎(因為很多小賣家其實是希望靠開個網店來維持生計的)。很多小賣家,日交易額都很小。
所以現在如果對網絡商戶收取手續費的話,他們的生存將更加艱難,不但制約了其做大做強電商的情況,也打擊了其經營電商的積極性。這個提案如果3-5年后來提,可能是合適的,但是現在為時過早。
不僅如此,提案者首先是銀行系統的人,支付寶、財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平臺的交易額巨大,這難免讓銀行系統有些難以接受,而且也很難分一杯羹,所以提案者的動機值得懷疑。(編者注:根據易觀國際報告,2010年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包括互聯網支付、手機支付和電話支付)交易額達到11324億元,但市場依然保持較高的集中度。第三方支付市場上仍然以互聯網支付為主,交易規模占比達到96%。)
針對“提高網商手續費”問題,陜西省傳播學會副秘書長郭遠光也對IT商業新聞網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提高網商手續費率,對電子商務的危害很大,手續費提高的結果意味著消費者的網購成本增加,而網購成本增加,網購的誘惑力就相應減少,這樣相互作用無疑將使尚未發展起來的電子商務行業雪上加霜,發展乏力。
同時,對于“提高”“遏制套現洗錢犯罪”可能會起到一點作用,但是但治標不治本不值得提倡。,畢竟良性的消費者是占絕大多數的,不能因為網購中存在著一小部分人的套現洗錢行為,就把成本轉嫁到所有網購消費者頭上。
郭遠光表示,提案者是銀行系統的人,是為了保護銀行的利益少受侵害,可以理解但考慮欠妥。打擊網絡套現,遏制套現洗錢,是國家義不容辭的責任,這顯失公平,有轉嫁責任之嫌。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新華悅動傳媒因為股價長期低于1美元,不能滿足在納斯達克上市交易的條件,多次遭遇納斯達克退市警告。為避免退市,公司曾于2011年1月24日宣布完成15合1的并股,原來1ADS=2個普通股,合股后變為1ADS=30個普通股。 北京>>>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兩會提案之“提高網商手續費”是否對電子商務發展有利?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1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