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家的抽屜里,躺著一堆卡:某餐廳的打折卡、某KTV的會員卡、某銀行的信用卡……但其中一張卡,我想我永遠也不會再次使用了,盡管我還為它支付了5元人民幣,這張卡的名字是“檸檬綠茶”。2月25日,廣州芳奈兒服飾公司起訴4000家淘寶網店售假一案在武漢開庭。在銷售假冒芳奈兒品牌的淘寶網店名單中,最引人關注的是“檸檬綠茶”:日均網頁瀏覽超過50萬,年銷售額過億元,號稱淘寶第一大店。
拒絕“檸檬綠茶”,源自一次失敗的網購。數年前,對網購充滿熱情的我,被“檸檬綠茶”金燦燦的“淘寶皇冠”所吸引,毫不猶豫地買入數件某國外品牌化妝品,半年之后,一瓶沒用完的防曬霜變成了一灘惡心的“黃油”。此時,半年前在其網店里留下的“好評”明晃晃地在我眼前晃動,像是嘲笑我的“天真”。
我是唯一的“受害者”嗎?不,絕對不是!打開任何一個搜索引擎,輸入“檸檬綠茶 假貨”字樣,投訴者眾多,其中大多數人被其名頭所吸引,最后卻只能陷入冗長的退貨拉鋸戰中。作為“淘寶第一大店”的曾經消費者,我無比痛心卻又無可奈何地看著每天數十萬人在其網店里瀏覽,到底他們最后買到的是真貨還是假貨,who knows?
講到此,問題便來了。為什么一家涉嫌銷售假貨產品的網店,能在如此長的時間里,不僅沒有關門謝市,反而因“馬太效應”,變成皇冠中的“金皇冠”,網店中的“好楷模”?
在芳奈兒一案中,淘寶承認“檸檬綠茶”確實存在售假問題,但處罰手段是什么呢?據介紹,2010年淘寶共對“檸檬綠茶”處罰8次,包括禁止商品上架、禁止新商品上架、網店關停數天等。一次兩次犯錯不要緊,為何在8次犯錯之后,“檸檬綠茶”依然可以在淘寶上安然無恙?照這個邏輯,三鹿奶粉肯定覺得自己“太冤”了,怎么就沒給我改錯的機會呢?
就連原本用來讓買家放心的信用評價體系,如今業已變了味。習慣在淘寶上購物的買家都知道,想要給出一個“差評”,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買到假貨?退貨可以,但評價?對不起,退貨不享受此功能,這樣后來者永遠不知道有多少前人做了“炮灰”;自認倒霉不退貨,只為奉獻一個差評?對不起,你的手機號、旺旺號、銀行卡號、家庭地址……賣家通通都知道,不想收到“大便”快遞,不想被客服半夜騷擾,還是識相點辦退貨吧!即使幸運辦理了退貨的買家,甭管你多較真,“買假貨,退一賠一”的待遇是享受不上的,在你向淘寶出具一大堆諸如質檢報告、圖片、對話等等證據之后,能夠順利退款已經算相當不錯的結果。雙倍賠償?沒聽說過。如果你是淘寶商城買家?恭喜你沒有以上煩惱了,因為這里壓根就沒有“差評”這個選項。就這樣,“永遠的好評”誕生了。
免費的淘寶很賺錢,旺鋪、推廣、競價排名……來自數百萬賣家的收入,足以讓它支撐這個龐大的“shopping mall”,而數以億計的用戶,讓它的未來無可限量。然而輕微的懲罰力度、充滿漏洞的評價體系、冗長的售后處理,讓“檸檬綠茶”們在淘寶上活得很好,而利用法律避風港,一向自詡為“中介平臺”的淘寶,活得更好,難過的只有那些在各種皇冠店、金皇冠店買到假貨的買家們。現在,很多人和我一樣,正逃離淘寶這個“傷心地”,投向京東商城、卓越、一號店、凡客……B2C網站的懷抱中。
當馬云在“痛苦、糾結、憤怒”的心情中讓衛哲辭職時,不知道他有沒有想過,淘寶也需要這樣的變革。既然年薪5000萬元的職業經理人都舍得,對那些售假的“大店”揮淚“斬”下,大概也不應該是件難事吧。
推薦閱讀
朱先生稱,今年1月31日,他在易迅網上選購了一款品牌顯卡,價值1098元。2月1日到貨,通過快遞人員的POS機付清錢款。之后朱先生拆開一看,竟發現顯卡內部滿是灰塵,好像已經被人使用過。他立即聯系易迅商城,說明情況>>>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馬云揮淚斬“衛哲” 淘寶何時斬“綠茶”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1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