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智能受矚目
對人類而言,計算機智能是一個謎,仿佛機器存在人格分裂一樣:有時異常聰明,有時卻笨得令人不解。
這一謎題最近成為了萬眾矚目的焦點。
例如,一周前,谷歌宣布對搜索算法進行大幅調整。該公司表示,將調低“低質量”網站的排名,這類網站主要是為了從谷歌吸引流量,從而獲取廣告收入。此舉將改進谷歌的搜索質量,但同時也表明,作為網絡上備受信賴的一個信息來源,谷歌的確是以智取勝。
再早一周,IBM的問答電腦沃森(Watson)在《危險邊緣》(Jeopardy!)節目中徹底擊敗了兩名人類選手。然而,在獲勝的過程中,沃森偶爾也會給出一些荒唐的答案,讓聽眾捧腹大笑,甚至頻頻搖頭。
計算機的智能只取決于算法——這是一種由人類制作的計算機軟件,是構成電腦思維的基石。當運行于性能強大的電腦時,一款聰明的算法可以表現出令人驚訝的能力。谷歌的算法每天都會處理10億次搜索請求,但算法通常都很脆弱,而且思維簡單,就像盲人一樣固執地一步一步地遵循著固有的公式。在執行既定任務時,它們的表現非常優異,例如下象棋、掃描網頁或是模擬天氣狀況。但是它們通常都無法處理人類可以輕而易舉理解的內容,例如細微差別、背景知識或者現實世界中的常識。
提升計算機的智能水平,使之在更多領域模仿人類的思維,成為了科學界的一項巨大挑戰之一。IBM的沃森和谷歌的算法調整不僅凸顯出這一領域最近的快速發展,也表明了還有很多難題等待攻克。
對算法進行教育
可以把它想象為對算法的教育。
機器缺乏人類所擁有的生活經驗和背景知識,它們只會使用統計模型來獲得與人類相似的結果,只不過手段不同。語音識別領域的先驅者弗萊德里克·杰利內克(Frederick Jelinek)用飛行打了一個比方:“飛機不會扇翅膀。”
互聯網的語言出現了爆炸式增長,有的以文本方式,有的則以語音方式呈現,這也給了統計算法豐富的訓練基礎,使之可以得到改進。速度更快的電腦同樣起到了幫助。
但是考慮到語言模棱兩可和微妙的特點,對語言進行分析和歸類仍是計算機面臨的一大障礙。所以沃森面臨的挑戰遠高于1997年的象棋電腦“深藍”(Deep Blue),后者當時擊敗了世界冠軍加里·卡斯帕羅夫(Garry Kasparov)。
美國華盛頓大學計算機科學家奧倫·埃奇奧尼(Oren Etzioni)說:“對于電腦而言,要達到8歲兒童的語言理解能力,難度遠高于擊敗國際象棋大師。”
當然,電腦無法真正理解文字。不過,算法卻可以掃描文本,從而尋找規律和可能性,例如特定單詞在文檔中緊挨彼此的概率。比如,沃森就需要一個“雙關語探測器”,因為《危險邊緣》節目經常使用雙關語。使用統計規律匹配器,沃森就可以判斷出,“圣城”(Holy City)更有可能是圣保羅,而非南本德(South Bend)。
搜索引擎發展方向
在網絡搜索和電子商務中,優先考慮的是為用戶快速提供信息,并為廣告主展示潛在的客戶。這些都是非常實際而且合理的目標,但是卻非常狹隘。
谷歌一直都在改進算法,盡管力度很少能達到最近這樣的力度——有望改變12%的搜索排名。其算法一直以來都是商業機密,但卻非常依賴于網頁中與搜索
推薦閱讀
這場婚禮總共動用了5位攝影師同步拍攝新娘在韓國教堂里的婚禮現場,賓客可以通過大屏幕全方位觀賞儀式,而新郎則在醫院隔離病房中通過筆記本完成儀式。盡管醫院和教堂相隔超過10英里,但是新郎表示在整個儀式的過程中>>>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谷歌改進算法 日益智能化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1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