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牌照一直在云里霧里的醞釀著,而第三方支付的市場卻從未停止過發展和膨脹。從2005年到2010年,電子支付呈現瘋長的態勢,交易額連年翻番:2008年中國電子支付的市場規模為2743億元,2009年為5766億元,2010年達到10858億元,環比增長96%。據艾瑞咨詢預測,到2012年,中國電子支付行業交易規模將超2萬億元。
據《新京報》報道,中國聯通已開始為成立支付公司而招兵買馬,而中電信近期也計劃籌備成立支付公司,而中國移動雖未成立支付公司,但其入股浦發銀行就是為進入手機支付市場做準備。2010年第三方支付企業通過其他方式逐漸繞道運營商,布局手機支付領域,運營商面臨著被邊緣化危險。為了解決移動支付的瓶頸問題,運營商紛紛開始涉足支付領域。
第三方支付市場越來熱鬧。雖然支付牌照仍未發,對第三方支付企業來說,日子很難熬。盡管如此,業界對支付牌照的熱度仍絲毫未減。業內資深人士指出:支付牌照的發放將促使國內第三方支付行業整合,業界競爭亦日趨激烈,新的巨頭也將應運而生。整個支付行業都在等待這張生死狀的簽發。
在等待中,第三方支付企業也都沒閑著,緊鑼密鼓不斷布局,一方面是傳統銀行業不斷加大對網銀的投入,把營業網點辦到互聯網上;另一方面則是運營商緊抓商機正努力將手機變“錢包”,大手筆布局這一潛力市場。
中國移動從2007年開始手機支付試點,2009年基本完成技術和業務方案,并在多地開展試商用;中國電信2009年正式推出移動支付業務,2010年4月,翼機通正式在全國范圍商用,目前,已覆蓋全國800多所校,千余家企事業單位;中國聯通手機支付業務已在北京、上海、廣州、重慶四地進行試點。
即便在夾縫中,第三方支付企業也絕不會錯失如此龐大的市場“蛋糕”。未雨綢繆早做謀劃是多數第三方支付企業采取的方式。當前,整個第三方支付市場占國內整個交易市場還不到千分之一,移動互聯網開放后,在第三方支付行業內就會從資源競爭變為服務競爭,屆時市場格局定將發生變化。
傳統企業互聯網化程度加深,細分市場和移動支付市場是第三方支付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在牌照發放前,第三方支付企業處于監管的灰色地帶,牌照發放將賦予支付企業合法地位,把第三方支付企業納入到國家的監管體系下,牌照發放事宜無疑牽動了各方的神經。
之前央行表示,對第三方支付牌照不作數量限制,無論是國有資本還是民營資本的非金融機構,只要符合央行規定都可以取得牌照。業內人士分析,如果運營商獲得手機支付平臺牌照,收購兼并活動將更趨活躍。
面臨生死關頭,或許也是第三方支付企業借勢上位的機會。在經歷了細分市場的激烈競爭后,將出現從單一產業鏈的支付服務向跨產業鏈的融合轉移的趨勢。支付行業的巨頭也將應運而生。正如業界所預期的,2010年是中國手機支付的發展元年,今年和明年,手機支付將會加速發展。
第三方支付牌照引發了行業的熱情,而且隨著市場潛能的不斷釋放,這種熱情只增不減。
推薦閱讀
新浪首席執行官曹國偉指出:“我們通過對麥考林的投資進入了中國電子商務領域,我對此感到興奮。我們相信對麥考林的戰略投資將提升公司的網絡營銷能力并強化公司的服飾電子商務平臺。” 北京時間3月2日消息 中國領先>>>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第三方支付牌照懸而未決引各方加緊布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2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