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凌晨消息,家長監護工程今日正式在網游業全面實施。過去一年的試行情況表明,家長并未實質性啟用這一機制,采取封號措施的更是比例極少。而這也正是家長和子女間網游關系的反映。
網游家長監護工程全面實施
今年一月十五日,文化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衛生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向各地相關主管機構印發通知,要求從今年3月1日起,在網絡游戲行業全面實施“家長監護工程”。
所謂家長監護工程,就是要求企業通過建立服務頁面,提供咨詢電話,制定受理程序等機制,方便家長了解、引導、控制孩子游戲活動。
控制包括:限制每天或每周玩游戲的時間長度,限制玩游戲的時間段,或者完全禁止玩游戲。網絡游戲經營單位按照家長要求對未成年人的賬號采取限制措施,并持續跟蹤觀察,并及時反饋該賬號的活動。
實際上,這一機制早在去年2月5日就啟動試行。包括完美時空、騰訊、盛大游戲、網易、暢游、巨人網絡在內的六家國內網絡游戲骨干企業,在一年前已成為家長監護工程的首批試點單位。
試行期間幾無家長封號發生
家長監護工程在推出一年的時間里,曾引起坊間多次激烈爭論。然而在喧囂的背后,卻有著另外一番不同的情況。
新浪科技獲悉的情況表明,家長監護工程試點實施之后迄今為止,網游企業主要接獲來自家長的兩類需求:咨詢使用方法以及查詢監督驗證。查詢監督認證就是使得家長獲得監管子女游戲帳號權利的一種方式。
來自某參與試點網游企業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與家長監護工程相關的業務超過250起,其中咨詢使用方法的家長一直都有,不過近200起都是進行查詢監督認證。而要求對子女賬戶進行封停處理的僅是個位數。
另一家同樣參與試點的網游企業則對新浪科技表示,盡管開設了專門的熱線等服務,但截至目前,雖然有家長致電咨詢卻沒有收獲任何投訴信息。“而且咨詢的也不多”,該企業的內部人士透露。
而文化部相關人士則證實,目前尚未就家長監護工程的試行等情況,進行官方的統計反饋,近期也沒有公布相關數字的計劃。
雙方矛盾并未呈現激化狀態
家長參與度偏低,一個解釋就是申請流程略顯繁瑣。
例如進行查詢監督驗證,家長需要提供監護人的身份證明、被監護人所玩游戲相關信息及身份證明、填寫網絡游戲未成年人家長監護申請書、保證書、授權書并手工簽字、申請人與被監護人的監護關系證明文件等。
“沒有任何一個事物的管理,只依靠一種手段或者方法就能一勞永逸達成目標”,游戲業內資深人士陳樹(化名)則對新浪科技表示,家長監護工程的意義在于提供了一種手段,幫助監護人完成監管責任,而政策也會不斷調整。
陳樹同時指出,目前的數據顯示家長與子女間關于網游的矛盾,并未激化。在他看來更深入的解決這一矛盾,包括預防身份證生成器等問題,也對全社會的公民道德和公民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推薦閱讀
據金山網絡資料顯示,這十大病毒集團分別為黃飛虎集團、HYC集團、HY集團、老蛇集團、192集團、GZWZ集團、CL集團、張峰集團、WG集團、安妮集團。 金山網絡2月28日公布互聯網十大病毒集團名單,并宣布近期將這些犯罪團>>>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2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