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國外媒體今天撰文稱,阿里巴巴B2B公司的欺詐丑聞有可能會令谷歌和環球資源等競爭對手受益。
以下為文章全文:
阿里巴巴B2B公司已經成為西方企業尋找各種商品的市場。有關該公司員工協助客戶實施欺詐的消息有可能會令企業客戶轉向其競爭對手谷歌和環球資源。
自從阿里巴巴B2B公司2月21日宣布這一消息后,其CEO和COO便引咎辭職,市值也縮水約10億美元。分析師認為,作為阿里巴巴集團的旗艦企業,阿里巴巴B2B公司在吸引新客戶時,也將遭遇困境。雅虎是阿里巴巴集團的最大股東。
“這將傷害到該公司的聲譽和吸引全球買家的能力。”三星證券駐香港互聯網研究主管保羅·吳(Paul Wuh)說,“對其競爭對手而言,則是一個利好。”
自消息宣布以來,阿里巴巴B2B公司股價已經在香港聯交所下跌了9.4%,還有3名分析師將其股票評級從“買入”(Buy)下調至“持有”(Hold)。保羅·吳則維持“賣出”(Sell)評級。據統計,過去幾年來,他是阿里巴巴B2B公司的2號分析師。
在將阿里巴巴B2B公司納入研究范圍的27名分析師中,無一人上調評級,但仍有7名分析師(約26%)給予其“買入”評級。
同一家企業
阿里巴巴駐香港發言人約翰·斯派里奇(John Spelich)表示,這一丑聞尚未影響到阿里巴巴的前景。
“我們與客戶過去11年間所知道的是同一家企業,本周早些時候的聲明是對我們神圣不可侵犯的誠信承諾是一次驗證。我們相信,客戶假以時日將理解這一點。”他說。
阿里巴巴B2B公司由馬云創立于1999年,其目標用戶是位于美國和歐洲,并希望通過中國、越南和巴基斯坦的廠商采購低價商品的企業。這些買家通常規模很小,無法親自會見供應商并對工廠進行實地調查。
斯派里奇表示,該公司提供有中文、英文和日文網站。買家可以免費使用該服務,而供應商則需要支付2.98萬元人民幣(4500美元)的年費,才能夠出現在英文網站上。
害群之馬
該網站提供了一些防欺詐的貼士,并設有一個論壇,幫助買家揭露潛在的欺詐賣家。阿里巴巴B2B公司也會公布被清理的供應商名單。
保羅·吳認為,阿里巴巴B2B公司已經成為其自身成功的犧牲品。2006至2009年間,該公司的銷售額增長了兩倍多,從1.711億美元增長到5.672億美元。
之所以能夠實現如此高速的增長,是因為所有的供應商都需要成為付費會員,從而獲得認證。阿里巴巴B2B公司的注冊供應商從2008年的3萬增長到去年的10.8萬。
斯派里奇表示,最近披露的欺詐丑聞包括一些以有吸引力的價格提供少量電子產品的廠商,這些交易使用了“不太可靠的”方法。另外,阿里巴巴B2B公司的員工有意或無意地允許供應廠逃避認證措施。
“在這種情況下,管理難度更大,而且更加難以保證網絡中所有廠商的質量。其中存在一些‘壞蛋’。”保羅·吳說。
谷歌獲益
瑞穗證券駐香港分析師李牧之(Muzhi Li,音譯)表示,由于賣家有可能自建網站,并購買付費搜索廣告,因此谷歌有望從中受益。
谷歌港臺地區發言人凱羅琳·蘇(Caroline Hsu)拒絕對該公司如何受益于阿里巴巴丑聞發表評論。
“我們的大方向是顯示廣告和出口業務,并幫助希望走向全球的中國中小企業利用谷歌的平臺。”她說。
分析師認為,另外一個受益者可能會是環球資源,這是一家位于中國深圳的貿易展組織商。該公司每年在印度、中國、南非、迪拜和邁阿密等地舉行56場貿易展。
“你可以到貿易展上去了解產品,”保羅·吳說,“我認為他們將直接受益。”
第三方審查
除此之外,環球資源還運營著一家與阿里巴巴競爭的B2B網站。根據2009年的財報,網絡和其他媒體服務約占環球資源1.745億美元總收入的66%。該股今年以來已經在納斯達克市場上漲了19%。
環球資源CEO韓禮士(Merle A. Hinrichs)表示,與阿里巴巴一樣,該供公司也借助承包商來審查供應商,具體方法包括實地考察工廠并檢查企業的工商注冊和信譽情況。該公司目前擁有26萬賣家,主要位于亞洲,另有來自全球各地的97萬買家。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客戶或許會愿意考慮我們的服務。我們在一線做了更多工作來避免這些問題。”韓禮士說。
獨立風險咨詢公司Control Risks Group北亞總經理戴恩·查莫羅(Dane Chamorro)表示,阿里巴巴模式已經受到質疑。Control Risks Group專門對企業進行背景調查。
迷失方向
“他們不做功課,而且不監控自己的平臺。你必須要依靠內部資源來驗證,使用你平臺的第三方廠商是否具備可信度和合法性。”他說。
里昂證券駐香港互聯網業務研究主管埃里諾·梁(Elinor Leung)認為,盡管阿里巴巴試圖通過認證賣家的方式來將買家的風險降到最低,但是由于員工與欺詐賣家串通,繞過了認證流程,導致系統崩潰。阿里巴巴表示,共有2300多家客戶參與欺詐。
阿里巴巴B2B公司CEO衛哲和COO李旭暉雖然并未直接參與欺詐,但是卻要為系統性的誠信缺失負責,并引咎辭職。約有100名銷售人員參與了欺詐事件。
41歲的淘寶網CEO陸兆禧則會接替衛哲,兼任阿里巴巴B2B公司CEO。
陸兆禧在2月23日發布的聲明中說:“這一次的事件是因為我們的同事中,有很少部分人迷失了方向,他們選擇了另外一條路。我們要及時的修正我們成長中的錯誤,這樣子會讓我們的將來少走更多的彎路。”
李牧之認為,這并不是一個簡單的任務。約有35%的阿里巴巴B2B公司注冊買家并未續約,這意味著,要保持當前的銷售額,該公司需要一年新增3.5萬家供應商客戶。
韓禮士表示,環球資源的客戶流動率也大致相同。他表示,整個B2B行業都受到了阿里巴巴丑聞的影響。
“這種情況對整個行業而言都是一種不幸,但是對中國生產廠商而言更為不幸。他們中的多數在推廣產品、企業和品牌的過程中都已經舉步維艱,因此在與國際買家做生意時,必須要好好表現。”他說。
推薦閱讀
“您的賬號被抽選為幸運用戶,請登錄……領取獎品。”當這樣的“中獎通知”出現在微博評論或是私信欄里,您可千萬別被沖昏了頭,這種詐騙手段,和風靡一時的“非常六加一”等網絡中獎詐騙如出一轍。警方特別提醒網民>>>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阿里巴巴欺詐丑聞或令谷歌和環球資源受益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2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