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話銀行到網店購物,從網上轉賬到境外刷卡消費……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電子商務憑借便捷、低成本的優勢日益深入人心,作為電子商務的核心環節,在線支付也得到了迅速發展。網絡購物的流行與快遞行業的火爆,預示我國已開始加速步入電子支付時代。
爆發式增長 方便快捷是主因
“電子支付是與電子商務相伴而生的,兩者相輔相成,也是世界各國追求有效配置資源、節約成本的方式之一,目前已經滲透到經濟和社會的各個層面。”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司長歐陽衛民說。
數據顯示,從2005年到2010年,電子支付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交易額連續幾年翻番增長:2008年中國電子支付的市場規模為2743億元,2009年為5766億元,2010年達到1萬億元,而據艾瑞咨詢預測,到2012年,中國電子支付行業交易規模將超2萬億元。
在所有電子支付手段中,網上支付是發展最快的。我國學者利用著名的科技接受模型進行研究。結果發現,在影響網上支付的滿意度中,消費者對網上支付的認知易用性及有用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其滿意度和繼續使用的意向。
在網民使用網上支付的原因中,“足不出戶就可完成支付過程”、“節省時間并可以全天候使用”成為了網民使用網上支付的最主要理由。
存在隱患 監管者面臨新挑戰
電子支付給越來越多的人帶來了便利快捷,隨之也帶來了有關信息與資金安全、系統穩定以及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問題。
作為支付體系的監管者,央行面臨著新的挑戰。在國際上發展較早的國家,政府對這類的監管正逐步從放任向強制的監督管理轉變。
專家指出,當前我國在電子支付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不足,將影響未來20年我國三大產業核心競爭力的提高,多層次、立體化的支付服務體系亟待建立。
在此背景下,中國人民銀行去年6月制定并出臺了《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并決定自當年9月1日起施行。《辦法》的發布,首次明確了第三方支付服務的法定地位。業內外普遍對《辦法》的出臺表現出積極支持的態度,特別是一些大型第三方支付機構。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此舉旨在規范行業以避免監管疏漏導致風險出現,這也是央行作為中國支付體系監管者的分內之事。
規范管理 促進支付體系多層次
數據顯示,央行出臺《辦法》后,電子支付行業發展更為迅速,僅網絡支付領域,2010年第三季度的交易規模就已達到2482億元,環比上漲18.3%,同比上漲80.5%。同年12月,央行又公布了《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對支付機構從事支付業務的最基本規則、申請人資質條件等進行細化。
據悉,工信部聯合央行等6部委共同起草的“電子商務十二五規劃”已初步完成,將把電子支付行業作為電子商務服務業的先導和核心,促進我國從以前端零售為主的電子商務走向以全面商務協同為核心的電子商業。
快錢公司CEO關國光說:“要建立多層次、立體化的國家電子支付體系,必須同時著力于宏觀政策與產業政策。一方面,用戰略性眼光來看待電子支付產業,重視支付清算的基礎設施建設,使之成為我國經濟走上全球化的先導,既滿足國內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需求,又保障我國經濟全球化所衍生的新需求。另一方面,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規、戰略性基地建設和人才相關政策。”
何為電子支付?(鏈接)
電子支付,是指單位、個人直接或授權他人通過電子終端發出支付指令,實現貨幣支付與資金轉移的行為。按其支付指令發起方式分為網上支付、電話支付、移動支付、銷售點終端交易、自動柜員機交易和其他電子支付等。多渠道的電子支付方法適應了不同人群、不同階層的支付服務需求。便捷、不受時空限制已經成了網上支付的基本需求之一,這也是所有電子支付手段共有的特性。
推薦閱讀
此前開心網曾推出開放平臺,許多第三方團購網站都進駐開心網。有團購網站擔心開心網自主業務會影響第三方合作伙伴的業務,開心網內部人士則認為并不會造成沖擊,并稱其開放平臺依然將堅持把最大利益出讓給合作伙伴。>>>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人民日報:中國加速步入電子支付時代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2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