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代年輕企業家都犯過類似的錯誤:成功后就變得自負,抵擋不住內心的黑洞悄然膨脹,挫敗后回歸常識
加法。加法。加法。減法。加法……
如此單調乏味,似乎不應該是一個曾經的文學男青年喜歡的人生,但它確實是創業8年以來江南春經歷的一道成長方程式。分眾傳媒狂飆運動式的擴張在2008年戛然而止,中年危機提前到來。痛定思痛沉寂兩年之后,那個熟悉的江南春又殺回來了。
他看上去一點兒沒變。
還是幾年前的西裝,推銷員般誠懇的國字臉,深夜走馬燈似地一撥撥見人,依然口若懸河的市場分析、PPT演示,手上沒戴婚戒,也沒用iPhone、iPad……不由給人一種時光停滯的錯覺,前兩年的盛世衰運、國進民退都不曾發生,金融危機只是個傳說,躁動的新媒體、團購、秒殺都是浮云,唯有江南春是不變的,“信春哥,得永生”(樓宇廣告界的名言)。
然而,沒人能抵御得了時間的侵蝕,哪怕是抗壓能力極強的江南春。在低潮期,他用更加瘋狂的工作來自我療傷。但傷痕已經刻下了。再次見到他的時候(他愿意接受媒體采訪的潛臺詞就是:“我又回來了”),他身上多了一種異樣的劫后重逢的氣息。
江南春當然變了。他遭受挫折,過上了正常的家庭生活,變得成熟穩重謹慎,帶著反思后的結果—“生意論”和“因果論”重振旗鼓,要掀起分眾傳媒的升級(屏幕高清化、內容娛樂化、無線互動性)及下沉(三、四線城市)運動。他又施展曾經灼燒過自己的并購利器,在2010年的最后一天,宣布將以6100萬美元收購同樣是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的華視傳媒15%股份,把觸角深入中國的公交地鐵電視廣告聯播網。他對戶外廣告的大動作將在2011年春節后爆發。
做了兩年減法,江南春又要做加法了。馬克·吐溫說:“歷史不會重復,但會押韻。”江南春自信不會再重復之前的錯誤,這次循環將是一種螺旋式上升。
如果現在江南春寫自傳,它的頁碼不會超過38頁。其中,2008年到2009年,將占去20頁,講述38歲之前的兩年里,這個一直一帆風順野心勃勃的年輕人目睹自己所創立的公司的股價從60美元跌至5美元以下。
這個悲慘故事并非只屬于江南春。在這場全球性的經濟危機中,他甚至連個配角也算不上—雷曼兄弟都破產了。這給了他安慰。在股價緩慢回升的日子里,他結了婚,并且有了一個兒子。
他沒想到自己年紀輕輕,竟然也成了一個勵志版本。分眾的董事、江南春同齡好友、經緯創投創始合伙人張穎說,“我從來沒見過一個人這么快速成功,然后從最高80億美元的市值跌下來卻沒廢掉,堅韌地把事情一件件來解決,重新掌權。江南春有無底的抗壓性,即使天塌下來,他也照樣明天早上6點起床,每天把100件事分得很清楚。”
日子又在一天天變好。分眾2010年第三季度營收超過10億元人民幣,主營業務同比增長超46%,預計2010年全年凈利潤在1.7億美元左右。江南春提醒自己要保持住,“不要好了傷疤忘了疼”。他看到那個被資本鼓吹起來的“數字媒體帝國”實際不堪一擊。他把很可能被經濟危機掩蓋的自己的錯誤挑出來示眾。“不要想做帝國。”他說,“追求規模和增長是為了滿足虛榮心和野心,速度快了,代價也大。”
分眾的市值曾一度超過新浪、搜狐、鳳凰衛視、白馬等四家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的市值之和,最高達到80余億美元,距離江南春2002年創建這個公司只有5年。在分眾未能覆蓋的空隙里,模仿者們如過江之鯽,它們的目標就是被江南春收購。分眾的市值和利潤均超過百度但是市盈率遠落其后。他被告知分眾缺乏想象空間,于是提出要成為“中國最大的數字化媒體集團”。他開始為這個概念四處搜尋日后給他帶來麻煩的獵物,收購了近20家公司。“速度快到了立竿見影,今天收購合同簽下去,明天報表就并進來,股價就上漲。”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360團購開放平臺”基于360網址導航的團購頻道,匯集了拉手網、美團網等200家團購網站,覆蓋全國130多個城市,每日團購商品目前已突破2萬多款。更重要的是,所有入住該平臺的團購網站均經過了企業資質和團購商品授權>>>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國企業家》:那個熟悉的江南春又回來了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2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