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話?那就讓他消失!”這個在黑幫電影中常見的一幕近些年在中國互聯網上愈演愈烈,主角就是搜索引擎巨頭百度。如果你不買百度的關鍵字、如果你減少了在百度競價排名上的投入,你就有可能被屏蔽、被降權,在網絡世界中被“滅”掉。這意味著一個可怕的結果,你將從網民視野中消失,而一切基于流量的商業模式也將灰飛煙滅。
是的,在網絡世界里,對一家公司最狠的話不是 “我黑了你的網站”“我破了你的密碼”,而是 “讓你消失”。
互動百科(hudong.com)正是這樣的一個“被消失”的公司。2月22日,壓抑了很久的互動百科終于正式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提交了針對百度的反壟斷調查申請書。
這家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網站互動百科請求監管機構責令百度立即停止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停止對互動百科網的詞條進行屏蔽或降權處理,并對百度處以7.9億元人民幣罰款。
互動百科CEO潘海東期望,百度停止對互動百科等眾多互聯網企業的惡意打壓,恢復搜索引擎作為社會公器的公正作用——減少人為或者通過權重來干預搜索結果。
減少對搜索結果的干預對于百度來講應該算是一個重大威脅:依賴于此的一切商業模式將被徹底顛覆,“百度國域網”將被打破。
百度標準
2005年創立的互動百科至今已擁有超過300萬用戶共同打造的500萬詞條。而隨著2006年百度百科同類產品的出現,由于存在競爭關系,百度開始利用其市場支配地位人為干預搜索結果,對互動百科的詞條進行屏蔽或降權。
潘海東的擔心是,如果百度繼續對互動百科進行封殺或降權,將嚴重影響該公司的商業運作。在互動百科的流量來源中,目前只有10%來自百度,其余則是由占市場份額越來越小的Google所提供。這個現狀顯然與百度擁有的市場地位嚴重不符。
干預搜索的自然結果為什么對百度如此重要?百度的理由是,用戶體驗是用戶持續使用百度搜索的根本。
這話是真的。
如果用戶搜不到或者搜到的結果不令他們滿意都將損傷百度的可持續發展。即便可能用戶搜索的內容互聯網上根本就不存在,他們也會把這樣的抱怨發泄到百度頭上。因此,百度要盡量保證用戶搜到的結果是最好的、用戶最想要的,讓用戶一步到位。
不過,除了節省用戶時間外,百度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將這樣的權力轉化為一種稀缺資源用于變現。當然,還有一種猜測更加極端:依靠百度這樣發展起來的公司或者網站,最終將成為百度的附庸公司,或參股或控股,歸附于百度旗下。
根據互聯網的慣例,居于第一位的搜索結果將截獲50%以上的流量。因此百度擁有一種“我扶持誰,誰就能成功”的生殺大權,那些排在后頁的答案,被點擊的機會渺茫——那些游離于百度“勢力”范圍之外的網站,將可能被逐步邊緣化,進而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
自我變現
百度目前的主要盈利模式是競價排名,這個主要的收入來源是基于搜索結果頁面的廣告位獲取,受自然搜索結果的影響不大。但百度自然搜索結果的商業利益并不可小覷——首先,百度一直在努力提供自己的自然搜索結果,例如貼吧、知道、文庫。
百度的思路是,我已經有了這些搜索的需求,為什么不把這些流量留在我自己的網站上?
一個簡單的道理是,這些百度的子平臺,例如貼吧、文庫,在得到自然搜索結果的流量后就有更多機會通過展示再獲取廣告。這也就是為什么百度一直在試圖滲透到內容方,無論是合作、合資還是流量入股,投資視頻網站奇異、電子商務。
百度的目的就是把用戶留在自己的網站勢力范圍內。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4000余家淘寶店涉嫌網購售假,廣州“芳奈兒”為保護其商標品牌,在漢提起訴訟將淘寶網及武漢一家涉嫌售假的商家一并告上法庭,要求共同賠償30萬元并停止侵權。昨日,該起網購侵權案在武漢中院開庭,因其恰好出現于阿>>>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百度:我是大哥 我不叫度娘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2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