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西方的情人節。這一天,美國之音(Voice of America)臺長丹佛斯·奧斯汀(Dan Austin)分別向兩班中文部員工宣布了毫無浪漫可言的決定:從今年10月1日起,美國之音將全面停止中文短波、中波以及衛星電視廣播。
停播就意味著裁員。普通話廣播組將從目前的69人裁減到31人;粵語廣播將全面取消,7名員工全部裁撤。面對員工提出的質疑和反對聲音,奧斯汀表示,他支持上面——監管機構美國廣播理事會(BBG)廣播理事會——的決定。
就在同一天,廣播理事會向國會提交了總額為7.67億美元的2012年度財政預算方案,比2011年多了2000萬美元。如果預算得到國會批準,美國之音將節約800萬美元的支出。縮小編制后的人力將全部投入互聯網和手機傳播;將原美國之音12小時中文廣播時段轉撥給1996年開始向中國進行普通話播音的自由亞洲之聲;裁員所省經費則分流到美國之音其他語言部門(除了中文廣播,還有一項預算遭微刪的語種廣播是克羅西亞語)。
裁減方案提到,“本機構將裁減美國之音傳統的中文廣播和電視節目,集中于以新媒體技術為支撐的中文網站報道。這一新策略承認新媒體在中國日益增加的重要性,未來的中文節目將主要針對這一受眾群。美國之音將同時加大資金投入,加強針對移動通訊設備的報道,增加對突破網絡封鎖的技術支持。”
有著近70年歷史的美國之音中文廣播面臨著“銷聲匿跡”的命運。對于這一決定,美國之音的“上面”給出的解釋是,根據調查,除了特定區域外,在中國的短波收聽率大幅下降。
差錢不差錢?
美國廣播理事會的裁減方案是在奧巴馬總統公布了2012年政府財政預算方案后才公布的。提交到國會舉行聽證會后,國會預算委員會將在4月1日向參眾兩院提交預算草案決議案,修改后的議案反饋給奧巴馬。
此后,奧巴馬會在4月到6月間向國會提交預算決議案修改意見,國會在6月30日之前完成立法工作,9月15日前通過第二個預算決議案,并提交總統。第二預算方案若得到總統同意,經總統簽署后便開始生效。
對于這一裁撤計劃,美國國會內部一些重要保守派人士已經明確表示反對,有民主黨議員稱應當敦促眾議院議長出面阻止,加州共和黨眾議員、眾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委員達納·羅拉巴克(Dana Rohrabacher)說:“我很難相信,開銷如此之大的美國政府認為節省下來的800萬美元會解決什么預算問題?”
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亞洲問題專家史劍道在接受“德國之聲”采訪時說,美國政府需要做的是削減社保和醫保這樣的大型項目開支,但由于這些問題太過敏感,政府轉向美國之音這樣的小項目開刀,“是一個錯誤”,并不能解決美國龐大的財政赤字問題,“美國之音是一個政治犧牲品”。
不少歐美媒體也對美國之音即將中止對華廣播表示驚訝,感慨“這將意味著美國政府對中國廣播時代的終結”。
《華盛頓時報》在一篇題為“美國之音對華廣播削弱,中國對外宣傳力度加強”的文章中寫道,中國政府大力加強對西方的宣傳攻勢,比如廣播公司將在美國啟動60個分站,中國中央電視臺(CCTV)的節目已進入美國有線電視網絡等,而美國之音作為美國政府重要的對外宣傳機器,卻被揮刀自裁。該報網站有關“奧巴馬政府是否應該中止對華中文廣播”的民意調查顯示,90%的人投反對票,7%的人投贊成票。
美國之音首播是1942年2月24日,也就是美國宣布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79天之后,主要向目標國家進行文化滲透。二戰結束后,美國之音的定位一度不明。1948年美國國會通過了一項關于美國之音的法案,也正是這項被視為“救命稻草”的法案,避免了它被解散的命運,并繼續在推廣美國對外政策及施加意識形態影響方面發揮“急先鋒”作用。
美國之音中文廣播也開始于1942年,一直是收聽人數最多的西方中文廣播節目。上世紀90年代開始,美國之音逐漸加強對中國的廣播,擴大中文部編制,并逐次增設衛星電視及網絡平臺。是因為“過時了”。
美國廣播理事會最新市場調查顯示,這些年美國之音中文廣播遭受冷遇,收聽率呈現下降趨勢,這是促使理事會做出減裁決定的原因之一。
英國廣播公司據此評論說:中美媒體此消彼長的現實說明了什么?西方世界把僅余的力量集中處理本身經濟問題,無暇顧及對外宣傳。
開辟新戰場?
美國媒體認為,奧巴馬及其政府希望關閉美國之音對華廣播,并非“讓步”,而是向美國人傳達新的環球宣傳的策略——數字媒體,其中互聯網廣播是一個重點。
去年,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曾在華盛頓發表演講稱,要“以互聯網為工具推進海外民主”。今年2月8日,美國國家軍事戰略報告中也明確強調了爭奪公共空間與網絡空間主導權和優勢的戰略方向與重點。中國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韓旭東教授就指出,美國顯然是發現了一個他們更具優勢的“新戰場”,未來的輿論公共空間爭奪戰將更為艱險。
即便美國之音停止對華廣播,我們別以為美國停止了針對中國的政治宣傳,而是其宣傳策略出現轉向。
國內分析人士認為:美國政府認識到廣播這種傳統的形式已經無法適應其對中國的傳播需求,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他們將精力投放到網絡上。
美國廣播理事會成員維姆·布什稱:“我們很清楚,我們要保持短波陣地,因此我們將美國之音的頻率和時間段撥給了自由亞洲電臺。我們并沒有停止對中國的廣播,我們只是重新校準了廣播。”
今年1月底,英國廣播公司表示,為節省成本,已關閉包括漢語普通話等7種話言的廣播。路透社分析說,美英等國關閉各自的對華廣播絕不是放棄在意識形態上與中國的競爭,而是要把更多精力放在電視及互聯網等受眾更多的領域。
這也是美國之音為何會將中文網保留下來的原因。
推薦閱讀
23日,有網友在微博上透露“趕驢網”(ganlv.com)域名已經被百姓網搶注。目前,百姓網方面證實已注冊了“趕驢網”雙拼域名。目前用戶登錄網站,可以看到“趕驢網”隸屬于百姓網,網站備案號為皖ICP備11001591號,且頁>>>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揭秘美國之音擬停中文廣播的背后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2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