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特約記者 王汝林)最近一個月來,一直 “很痛苦、很糾結、很憤怒”的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終于找到了釋放的出口。昨天,阿里系終于爆發了人事地震:其B2B公司CEO衛哲、COO李旭暉引咎辭職,原B2B公司資深人事副總裁鄧康明引咎辭職,降級另用。100名銷售人員被開除或辭退。
引發巴里巴巴這場巨大人事地震的根源是:2009年、2010年兩年時間內,在阿里平臺上,分別有1219家(占比利1.1%)和1107家(占比0.8%)的“中國供應商”涉嫌欺詐。阿里巴巴直銷團隊的一些員工,為了追求高業績高收入,故意或者疏忽、而導致一些涉嫌欺詐的公司加入阿里巴巴平臺。他們不僅幫助這些欺詐公司躲過內部審查,使得詐騙公司在阿里巴巴平臺上搖身騙取了 “金牌供應商”的招牌。進而又利用這個金字招牌,堂而皇之地公然誘騙海外買家,大肆購買筆記本電腦和電視機等家用電器網購產品。其金額一般都在1200美元以下。等到錢到帳后,這些打著“金字招牌”的詐騙公司,隨之消失。和外國人玩起了躲貓貓的黑色幽默。以至于很多美國客戶大上其當。
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移動商務專家咨詢委副主任 王汝林
一個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網站,在其國際交易平臺上,居然有2000多騙子,打著“金牌供應商”的招牌,在陽光下行騙,不能不說這是中國電子商務發展進程中最嚴重的事件,和最狂妄的詐騙行徑。不僅令馬云 “很痛苦、很糾結、很憤怒”。也令IT界震驚和憤怒!
它不僅使阿里“誠信文化受到有組織性破壞”,而且這種和外國人玩躲貓貓的黑色幽默。在公然挑戰電子商務的運營秩序,在剛剛邁開步伐的中國電子商務國際化進程中,自毀商譽。盡管:“上述賬戶已經被全部關閉,并已提交司法機關參與調查”。但是,2300多騙子橫行造成的影響和損害是巨大的,深遠的,令人切齒的。
由于事態嚴重,阿里巴巴首席執行官衛哲和首席運營官李旭暉已經引咎辭職。阿里巴巴在聲明中強調,雖然兩人并沒有參與欺詐活動,但由于公司的“誠信文化受到有組織性破壞”,兩人必須負起責任。馬云在隨后寫給員工和客戶的郵件中痛斥了這種行為,稱“對這種觸犯商業誠信原則和公司價值觀底線的行為,任何的容忍姑息都是對更多誠信客戶、更多誠信阿里人的犯罪!”
盡管,馬云坦言這一事件是“公司成長中的痛苦,是發展中必須付出的代價”。而且面對現實,以“勇于擔當和刮骨療傷的勇氣”查辦了責任者,開除了騙人者,拿出170萬美元對受害者進行賠償。開始糾正價值觀出現了的偏移,開始進行商業誠信的修補和再造,但是,這件事留給中國企業界和IT界的影響和教訓也是十分深刻的。
值得指出的是:在事關阿里的這次因網上詐騙引發的人事地震中,有的媒體居然粉飾阿里撥亂反正,使企業不能成為“以賺錢為目的的機器”的做法,是對網絡不誠信行為的“零容忍”。我不同意這種說法。也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在近兩年的時間里,有2300多個騙子公然在網上橫行,先后詐騙170多萬美元,而且內部有100多個員工聽任、漠視或參與其中,這難道是“零容忍”?馬云自己和他的管理團隊都對這種“違背公司價值觀的行為絲毫不能容忍” ,我們的某些媒體何必還在粉飾太平?!衛哲在給員工的郵件中說,也直言地表示:他的辭職造成的陣痛是必要的,健康的,沒有震動不足以重新喚醒使命感和價值觀,不足以表明為“客戶第一”意愿所付出的代價。
最近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社會管理及其創新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胡錦濤總書記要求我們:“要扎扎實實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指出:“在我們這樣一個有13億人口、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國家,社會管理任務更為艱巨繁重”。阿里巴巴這次跨國網絡營銷中的千人騙局,印證了網絡環境治理的艱巨性和急迫性。
胡總書記要求我們: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信息網絡管理,提高對虛擬社會的管理水平”。應該說,阿里的自我治理行動是在實踐和落實胡錦濤總書記的要求。我們高興地看到馬云和他的管理團隊,在這次事件中顯示出的商業敏感和果斷,無論是其“言詞犀利”的話語,還是其“鏗鏘有力”的行動,都表現了一個網絡企業家“提高對虛擬社會管理水平”的治理決心,我們期待阿里巴巴能吸取這次事件的教訓,在建設“誠信文化”,“重塑商業信譽”的進程中,取得新的進展。
推薦閱讀
此事件被報道后,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和關注,近九成網友都對Groupon的行為表示了強烈鄙視和譴責,也有網友戲稱滿座網前臺為“史上最喜歡吃巧克力的前臺MM”,紛紛留言求照片和QQ號等,頗為有趣。 2月22日消息 一場高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阿里網上騙案表明虛擬社會管理亟待加強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3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