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凌晨消息,知情人士在新浪微博爆料稱,美國最大的電子產品零售商百思買(BestBuy)入華5年后準備撤出中國,“此消息經多位百思買中國區員工以及其它家電品牌證實。”
即將撤出
由多位財經記者組成的“藍鯨財經記者聯盟”(微博)昨日晚間發布消息稱,“全球最大家用電器和電子產品零售集團百思買要退出中國市場,明早徐家匯店六點管理層會議,九點員工會議,將遣散所有中國員工。”
“藍鯨財經記者聯盟”進一步發布消息稱,“此消息經多位百思買中國區員工以及其它家電品牌證實。前有蘇寧、國美在領跑,后有萬得城、山田電機這樣的追兵,百思買在中國舉步維艱。目前管理層集體關機并封口。”
這一消息是近日來有關百思買要退出中國的“最確切”消息。目前無法聯系百思買中國就此置評。
傳聞已久
近日來有關百思買要退出中國的消息頻頻見諸報端。最近的消息是,去年一年百思買在上海有數家簽約門店最終沒能入駐,“其可能撤出中國”的傳聞也卷土重來。
報道稱,去年一年百思買在上海便有大寧路、大華虎城、大華錦繡華城等3個簽約項目最終沒有入駐。此外,其在中山北路、光新路附近的一個項目也簽約多年尚未入駐。
百思買方面否認了這一說法,并稱未能入駐有其他原因。“作為承租方,我們比較被動,有時會因為業主方的原因導致項目緩慢或停滯。這是很正常的。”
擴張緩慢
2006年,百思買收購江蘇五星電器,進軍中國家電零售業。
根據百思買的官方統計,其進入中國市場近五年后,僅有8家門店,6家位于上海,另外2家分別在杭州和蘇州。其在北京市場以“店中店”形式開出的門店,并沒有列入百思買官方的門店網絡之內。
即使將五星電器的100多家門店計算在內,百思買在中國市場的門店數量與國美、蘇寧上千家門店相比,僅為其1/5。
與國內家電賣場不同是,百思買在中國通過現金買斷的方式獲得整個賣場的主導權,門店租金和裝修費用不像本土競爭對手一樣轉嫁給供貨商。由于門店里的促銷員都是由自己聘用,百思買還比競爭對手多出了很大一塊的人力成本。此外,百思買堅持“買斷經營”的策略,他們還需要自己掏錢去購買供貨商的樣機,并承擔樣機折舊的損失。如此高成本下,百思買很難與國內家電賣場競爭。
五星接盤
目前,百思買在國內除百思買品牌外,還有五星電器的100多家門店,并且其在江浙一帶發展態勢較好。即使百思買品牌被迫退出中國市場,并不代表百思買在國內的業務全盤撤退。
2006年,通過收購江蘇五星電器,百思買正式進軍中國家電零售業。其后,它在中國采取百思買、五星雙品牌運作模式,五星依然按照內資家電零售商的模式——主要向供應商提供租賃場地進行運營。
分析認為,百思買撤出中國后,相關店面將會交予五星電器管理,運作模式也可能改為向供應商提供租賃場地進行運營。(羅亮)
附:百思買入華歷程
2006年6月,百思買以1.8億美元收購當時國內第四大電器連鎖企業——江蘇五星電器75%股權。
2009年2月,百思買斥資1.85億美元吞下五星電器剩余25%股份,全資控股五星電器,穩坐中國家電連鎖市場第三名位置
2007年4月起,百思買中國區主席兼總經理呂維民退居幕后,楊德銘擔任百思買亞太區總裁。2010年3月,百思買亞洲區又迎來了新的總裁唐思杰。
2008年10月,距離百思買敲開中國市場大門19個月后,百思買第二店艱難誕生。
2010年,百思買正式走出上海,先后在蘇州和杭州開店。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馬云一直提倡的是“新商業文明”的理念,而對于阿里巴巴B2B公司高管而言,他們還要面臨贏利和業績壓力,這里面就產生了理想和現實之間的沖突。最終,馬云的強勢主導了衛哲的離職。 2月21日,阿里巴巴宣布公司在2010年>>>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3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