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2010年,團購絕對是互聯網經濟最炙手可熱的一個詞匯。去年國內迅速興起專業網站的“百團大戰”,根據中國互聯網信用中心在去年12月底發布的《2010年國內網絡團購行業信用調查報道》,目前國內大大小小的團購網站共有1664家,不過,獲得ICP經營許可證的只有377家,按照團購網站的數量統計,深圳排名第四,共有75家,深圳市場監督管理局電子商務處有關負責人表示,真正在深圳開展團購服務的網站初步推測應該在200-300家。
與中國團購網站迅猛發展相反的是,消費者的新鮮感和熱情正在迅速蒸發。根據奧一網統計結果顯示,近半成團購過的網友在拒絕或者降低團購的頻率。根據《2010年國內網絡團購行業信用調查報道》,團購了一次到兩次的用戶數量占被調查對象的30%,但會進行第三次團購的用戶只有13.3%。而奧一網的調查結果也顯示,排斥和減少團購頻率的網友占了半成。
團購是蜜糖還是陷阱
根據《2010年國內網絡團購行業信用調查報道》,團購了一次到兩次的用戶數量占被調查對象的30%,但會進行第三次團購的用戶只有13.3%。而奧一網的調查結果也顯示,排斥和減少團購頻率的網友占了半成。
陳楚是深圳一家團購網站的銷售總監,在他看來,無秩序的重復性競爭已經將這個行業逼入到曇花一現的邊緣。“我們談好了一家餐廳,價格和服務都不錯,但這個產品推出之后,馬上會引起其他團購網站的效仿,他們依葫蘆畫瓢,派業務員也去找這家餐廳談,然后推出同樣的產品,甚至價格和頁面設置和我們完全一樣,這樣我們很難建立顧客的忠誠度。”南都記者在網上看到,一款價值為120元的安路發型沙龍團購產品,就連續被三家團購網站推出,從涵蓋服務到推介語,幾乎如出一轍。
為何出現一哄而上做團購現象?陳楚分析,一方面是巨大的市場前景,而另一方面則是鮮為人知的“圈錢”問題,“根據團購的規律,若團購1000人,其中將有300-500人基于時間或者其他原因不前往消費,而如果每單100元,則會直接有3萬-5萬元作為毛利落入團購網站的口袋。這也正是很多團購網站敢于不加價、甚至賠錢發起團購的原因。”
陳楚表示,淘寶的第三方交易平臺模式是電子商務目前最優的形式,但是這種信用評價方式卻被大多數團購網站漠視了。原因很簡單:“目前,團購網站缺乏起碼的議價能力,現在基本上是網站求著商家搞團購活動,對商家的約束無從談起。另外,團購網也不愿意在網頁上公布評價,畢竟是自己砸自己的招牌”。
案例
情人節晚宴成泡影
早在情人節到來前的一周,丁輝就為自己和女友在2月14日情人節當晚訂購了一套雙人情侶披薩大餐,只要128元。丁輝暗自慶幸,可是讓他意料未及的是,僅僅兩天內,那套情侶套餐的預訂量就已經達到了3000份以上,而那家餐廳的實際面積卻只有100平方米而已。等到丁輝接了女友,一起奔赴寶安這家北海披薩店時,店里已經難有立錐之地,外面還排起了長隊,想在8點前吃到可口的披薩基本不可能了,他當下決定另找餐廳,當第二天他想起來退款時,對方卻告知,已經在團購的網頁上張貼出套餐的使用期限截止到情人節當天晚上12點,若沒有消費也只能算自動棄權。
甜言蜜語狂轟濫炸
話說新年新氣象,張希“團”了一款美容瘦身的項目,團購網上說得天花亂墜———精華美白、芳香能量肩頸療程以及3S雕體瘦身減肥,總共只要不到70元,并杜絕一切額外消費,張希幫自己和母親訂了兩套。起初,對方非常熱情、“負責”地表示,由于團購的網友太多而且人手不夠,為了保證服務時間,套餐里面的三項服務必須拆分成三個時間段完成,想想過年也是閑在家里發呆,她便不假思索地同意了。
剛躺在美容床上,對方就張羅開了,不停游說張希再花2000元辦張卡,好不容易做完了理療到了休息室,忽然一擁而上來了四個工作人員,遞上水果和銀耳湯,再次開始游說,強攻了將近一個小時候,奈何張希就是不為所動,最后對方的臉色也有些不好看了,嘟囔著沒錢就別來。
接下來的兩個項目,想想又要遭遇狂轟濫炸,張希的母親不愿意再去了,團購的兩張美容券最后還是過了期。當張希想在團購網上給個差評時,卻發現都還沒有這個評價功能。
興沖沖而至撲空而歸
今年春節要拜見未來的岳父岳母,黃濤決定潔個牙齒先。去年12月中旬,剛好在QQ團購網上看到一款天麗齒科的牙齒護理套裝,價格十分動人,口腔健康檔案、口腔檢查、超聲波洗牙、登士柏超微細顆粒噴砂等一系列護理做下來才需要39元,黃濤當即不假思索地拍了下來。
誰知麻煩卻接踵而至,黃濤在去年12月11日致電該診所預約,對方告知因預約人數太多及商家店面消防整改,他的預約需要改在今年的1月13日,可是當那天他如約趕到位于福強路的門診部時,卻發現大門緊閉,吃了閉門羹的還有其他幾位團購者。黃濤當即聯系團購提供商,然后等待了十天依舊未退款,最后在南都記者的介入下,在1月下旬才終于將自己的錢討要回來。雖然該診所在月底貼出告示,已經結束改造并將本來使用期限延長了兩個月,但黃濤稱跑來跑去的車馬費、電話費,已經遠遠超過了護理套裝本身的價格。
團購三宗罪
由于缺乏行業規范,不少網站遭到消費者投訴。根據奧一網統計顯示,團購差評投訴主要集中在服務縮水(45%)和附加消費(31%)兩個方面,而隱形的維權成本也是投訴的重要原因。
部門說法
深圳市場監督管理局:經認可團購網站將獲MSA標識
去年10月29日,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發布了首個《電子商務信用認證規則》,在這一規則下,首批29家團購網站獲得信用認證資質。但深圳市場監督管理局電子商務處的有關負責人卻明確表示,深圳并不打算效仿,因為此類認證推出后由于其是以經營謀利為目的的認證服務,其權威性也引起了廣大質疑,“在獲得這次認證的時候,團購網站必須繳納4.5萬元的認證手續費,給錢才認證,對行業不會有任何益處。”
去年年底,深圳市場監督管理局電子商務處推出專為針對電子商務市場存在的問題而建設的電子商務公共服務監管平臺。由于這個行業的發展,團購網站也將在今年納入到這個平臺,平臺上將提供主體身份認證、產品信息查詢和信用信息服務。“我們正在向國家工商總局申請,將給信譽度良好的本土團購網站頒發M SA許可,同時,消費者還將電子商務處的網站上查詢交易追溯(糾紛處理及維權)信息,這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團購網評論功能的缺乏”。
消費提示
阿丫團深圳站市場經理趙先生表示,一個團購網站是否靠得住,一定要看它是否經過ICP經營許可證,“通常要看它是否有許可證的編碼以及相關鏈接”,如果只有地址和聯系方式,消費者可能就需要三思而后行了。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人民搜索(goso.cn)執行副總經理宮玉國剛剛在電話中向網易科技確認,他因為“個人原因”將離職。 2月21日上午消息,人民搜索(goso.cn)執行副總經理宮玉國剛剛在電話中向網易科技確認,他因為個人原因將離職。 宮玉國說>>>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團購:蜜糖還是陷阱?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3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