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律師事務所Rosen Law Firm在其網站登出一份公告稱,2010年10月26日至11月29日購買麥考林(MCOX.NASDAQ)股票的投資者,可依相關法規向麥考林提出索賠。
事實上,在美國遭遇集體訴訟的中國公司并非麥考林一家,中國閥門、艾瑞泰克、學而思、藍汛等中國公司近期皆因信息披露不當遭到多家美國研究機構和律師事務所質疑,并造成股價大幅下挫。
美國律師事務所Sarraf Gentile在對麥考林的訴訟公告中稱,該律所代表所有在2010年10月麥考林首次公開招股時買入該公司普通股的投資者,起訴麥考林公司及該公司某些高管和董事,指控他們違背了美國《1993年證券法案》中的相關規定,在IPO發行中做出了重大虛假和誤導聲明。針對集體訴訟一事,麥考林對外公開表示,該公司及其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準備針對該訴訟請求進行有力辯護,同時稱訴訟不會對日常經營產生任何重大影響。
“在美國,集體訴訟是很常見的現象,往往是由股價下跌造成的。”清科集團創始人、CEO倪正東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集體訴訟并不能代表企業真的出了問題。
紐約證券交易所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楊戈則認為,美國市場是以信息披露為原則的監管,很多信息SEC和交易所并不對其本身好壞作出評價,而是交給市場和投資者來判斷,但SEC和交易所要求上市公司必須對這些信息進行披露。因此,中國企業一定要按相關法規做好信息披露工作。如果企業盡到信息披露的責任,即使遭投資者控告,也不會敗訴;但如果被發現信息披露存在問題,與真實情況不符,企業敗訴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盡管在美國資本市場上,中國概念股出現了一些集體訴訟的問題,但美國市場的監管和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要比國內市場公開透明得多。”倪正東這樣認為。對于集體訴訟,在未出結果之間輿論不應過度推測。
不可否認的是,在國際市場上,中國公司一度傳出過丑聞,2008年,由于大股東挪用資金,在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僅一年有余的亞洲互動傳媒(東交所代碼:2149)被追究刑事責任,勒令摘牌退市。這給中國企業上了“誠信”的重要一課。
“誠信是上市公司的基本準則和道德標準,是一些商業邏輯和契約形成的基礎。如果沒有誠信,一切的商業行為都是危險的。”倪正東對此十分認同,他表示,“一切都等待時間檢驗,市場經濟下的資本市場是一個理性的市場,一切應該按照市場規則進行。”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據國外媒體報道,隨著全球移動大會在巴塞羅納正式開幕,一大批移動公司在會上發布了新的設備,其中許多手機采用了谷歌的安卓操作系統。 2月1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隨著全球移動大會在巴塞羅納正式開幕,一大批移>>>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國概念在美上市遭遇寒流 公司頻遭訴訟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3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