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誕生后,谷歌的“互聯網之王”寶座受到了挑戰。畢竟,在社交網絡市場上,谷歌只有一個棄嬰Google Buzz。
谷歌顯然不愿聽之任之。2011年,谷歌將推出一個全新的社交平臺Google+1,也就是此前傳聞的Google me。
社交層
市場上的主流傳言是,Google+1本質不是一家社交網站,而是貫穿于谷歌現有各項服務的“社交層”。其將以工具欄的形式出現在谷歌大量產品和服務當中,如Chrome瀏覽器、Gmail、Youtube等等,而Google+1會搜取這些產品里用戶之間的關系,然后允許用戶分享這些關系,利用這些信息讓其他產品變得社會化起來。
不僅如此,Google的搜索結果也會偏向社會互動。比如你在Google Maps里搜索某一個餐館,就會得到些許好友對這個餐館的評價。
此外,還有報道稱,Google+1還支持多用戶視頻會議,值得注意的是,它可以是一對多的。
目前尚不確定 “Google+1”是否會成為該社交產品的最終名稱,但可以確知這一名稱正在谷歌內部被使用,而“+1”的寓意可能類似于Facebook的“like”或微型博客Twitter的“retweet”,大概就是與好友轉發和分享的工具按鈕。
第三次進攻
2010年末,Facebook成功取代谷歌成為全美訪問量最大的網站。這意味著,谷歌引以為傲的廣告收入將會慢慢流向Facebook。阻止這一趨勢就必須要創建一個完美的社交網絡。
2010年初,谷歌就發起了第一次對Facebook的進攻——推出了基于Gmail的Google Buzz社交插件,但此款產品面世不到一周,就因泄露用戶個人信息招來了滅頂之災。例如Google Buzz可以自動找出用戶在Gmail中最常聯系的好友,并產生關注和被關注名單。但問題是,若Gmail用戶沒有在之前做好隱私的設定,Buzz就默認為公開這項名單。雖然幾經修改,但Buzz還是無情地被用戶和谷歌拋棄了。
谷歌另一個簡單有效對抗Facebook的方法是收購Twitter,據說,Facebook也在與Twitter接觸,Twitter的估值已經到了100億美元。
去年8月,谷歌成功收購了一家社交網絡新興企業Angstro,其主要從事開發適用于這些社交網站的應用程序,幫助用戶更便捷地獲取和共享來自Facebook等社交網站的數據。此時,谷歌自建社交網絡的消息開始不脛而走。
據悉,谷歌聯合創始人布林(Sergey Brin)已經親自參與了Google+1的開發工作。目前,所有開發人員的工作被轉移到谷歌園區一個名為“Building 2000”的地方,該區域基本屬于封閉狀態。
一面是谷歌的蓄勢待發,另一面Facebook方則傳出了一個的消息:早在2010年8月,Facebook的工程師就拿到了Google Me的策略文稿。也許這是Facebook的煙幕彈,但谷歌將推出社交產品是既定事實,只是能不能撬動Facebook的寶座,目前還不得而知。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不僅如此,目前微博打拐的效果并不是很明顯,雖然有解救者數字不斷被曝出,但是幾個數字并不能說明什么問題!拔⑴摹钡倪@種做法要在合法的框架下進行,要掌握一個度,不能打擾到無辜的第三方。 【IT商業新聞網訊】(>>>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對抗Facebook 谷歌推出全新社交平臺Google+1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4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