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以來,硅谷新貴Facebook的公開上市已成為全球投資者的共同期待,而美國知名對沖基金經理切斯·科爾曼(Chase Coleman)近期再次增持8000萬美元Facebook公司股權,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
作為少數幾只在早期就看好Facebook的對沖基金,科爾曼執掌的老虎全球管理基金(Tiger Global Management)曾先后于2009年12月和2010年6月斥資1.64億美元購買該公司股權。隨著Facebook的估值從200億美元跳升至500億美元,科爾曼的這筆投資已獲得不菲的賬面盈利。
科爾曼2001年創辦老虎全球管理基金,一直保持著超高收益率。金融危機之前的7年中,他的年均收益率高達47%,2007年更高達90%。雖然他也未能幸免于2008年的金融危機,但其旗艦基金——老虎環球大師基金(Tiger Global Master)創立至今,年均回報率仍保持在21%的水平之上。2010年的前9個月中,該基金的收益率達64%。
“雙向阿爾法”
在一個以收益率論成敗的行業中,年僅36歲的科爾曼頭頂籠罩著未來對沖基金巨星的光環,他的成功除了個人的聰明才智及勤奮之外,不能忽略的是其投資導師朱利安·羅伯遜(Julian Robertson)的提攜。
2000年,羅伯遜創建的老虎基金在運轉了20年后關閉,但羅伯遜并沒有就此將有想法、有能力的年輕人拒之門外,而是努力為那些曾在他基金中工作過的年輕基金經理提供種子資本,創辦新的基金公司,科爾曼是眾多“幼虎”中最為年輕的一個。
2001年,得到資助的科爾曼開始管理屬于自己的對沖基金公司,由于基金成立初期正值互聯網泡沫破滅,專注于科技公司且剛剛起步的科爾曼可謂出師不利。不過,羅伯遜在投資方法上的指導給科爾曼帶來了巨大的支持。
在“羅伯遜模式”的影響下,科爾曼成為了選股高手。他主要依靠研究公司的基本面,如財務指標中的收入增長等來尋求業績優良而且可以在低價格進行交易的公司,或者是那些注定要大幅下挫的股票。
一位紐約的對沖基金經理評價道,羅伯遜及其麾下“幼虎”所采取的是“雙向阿爾法”策略,令基金得以獲得超高收益率。這種策略簡單說就是依靠精選行業和個股,以做多或者做空兩種方式超越大盤。在這樣一種策略之下,作為一個典型的對沖基金經理,科爾曼還利用標準普爾500指數基金(SPY)和納斯達克100指數基金(QQQQ)這兩個工具來對沖做多股票的風險。
有意思的是,包括科爾曼在內的眾多“幼虎”們由于出自同一師門,投資策略的相似性使得他們挑選出來的公司經常會“撞車”。科爾曼與史蒂芬·曼德爾、李·恩斯利等共同重倉蘋果和谷歌就是很好的例子。此外,“幼虎”們同樣沒有放過從次貸危機獲取利潤的機會。他們大舉押注金融類公司、房屋建筑公司、抵押貸款保險公司的股價下跌以及買進信貸違約掉期合約(CDS)。
當然,每個“幼虎”的偏好也各不相同。在次貸危機中,科爾曼主要通過做空包括愛爾蘭國有銀行(Anglo Irish Bank)和愛爾蘭人壽銀行(Irish Life & Permanent)在內的愛爾蘭金融機構獲利4億美元。次貸危機爆發之前,愛爾蘭信貸市場的現象與美國非常相像,科爾曼當時正是認準了這一點。
從Facebook到優酷
近幾年,科爾曼除了在股票市場中征戰之外,又逐漸將犀利的目光投向了風投領域。
在日新月異的互聯網行業中,能夠接二連三捕捉到優秀的公司的確需要一些眼光,而要做到在一個互聯網產品出現早期就介入其中更非易事。科爾曼似乎總是可以點石成金。成功入股Facebook以及向另一家社交網站LinkedIn投資3150萬美元就是科爾曼最成功的兩個案例。
除了投資美國的公司,老虎全球管理基金還不斷地向海外擴張。老虎全球首只私募股權基金2003年成立后,就開始瞄準中國市場,對優酷網的投資使其成為最早進入中國的美國風險投資基金之一。隨后,當當網也成為了他的投資對象。2010年12月,優酷網和當當網同時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當日,優酷網股價大漲161%,當當網也實現股價翻倍,科爾曼因此賺得盆滿缽滿。
除了以上兩個近期的明星公司之外,科爾曼在中國還有一些鮮為人知的投資案例。比如,在2006年和2007年,他先后斥資4000萬美元對中國領先的金融IT綜合服務提供商東南融通進行投資。2007年10月24日,東南融通以每股17.5美元的價格IPO,正式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而從2009年初開始,科爾曼在26美元~30美元價位開始出售手中的東南融通股票。
全球視野
目前,老虎全球管理基金的資產規模達44億美元,旗下基金達6只。由于科爾曼在獲得高回報的同時一直維持著低調的態度,因此該基金每個季度向美國證監會提供的持倉報告成為了探尋他投資足跡的最好路徑。
2010年第三季度的持倉報告顯示,在科爾曼的投資組合中,蘋果公司成為最大的多頭頭寸,而該股也是目前對沖基金經理們普遍鐘愛的股票。
為在職成人提供高等教育和服務的營利性教育機構阿波羅集團(Apollo Group,Inc)是科爾曼的第二大重倉股。該公司也一度吸引了科爾曼的師兄李·恩斯利的注意。
科爾曼2010年年初開始買入該公司股票。但此后不久,阿波羅公司的股價開始大幅下挫,目前該股仍未能給科爾曼帶來誘人回報。不過,他在一封致投資者的信件中指出:“我們已經盡可能去考慮阿波羅集團可能出現的最糟糕情況,例如一些政策性的轉變可能給公司帶來的風險。公司目前處于被低估的狀態,但接下來幾年中,該公司的回報率都會非常誘人。”
有人指出,如果認同科爾曼的選股理念,同時也是一位價值投資者,那么或許可以在科爾曼組合中那些還沒有漲起來,甚至出現下跌的股票中,發現好的投資標的。阿波羅集團可能就是這樣一個公司。
此外,從科爾曼的投資組合中,不難發現他是一位具有全球化眼光的投資者。尤其是一些新興市場國家的科技股公司更是被他優先納入到投資視野中,包括印度、中國、巴西以及墨西哥等國的互聯網企業。
2010年9月底,科爾曼持有印度最大的旅游網站MakeMyTrip價值1.6億美元的股票。該公司被稱為印度的“攜程網”,在2010年8月以每股14美元的價格登陸納斯達克后,首個交易日即暴漲89%。此外,他還開始建倉中國保險中介機構泛華保險服務集團。
Related 切斯·科爾曼小檔案
切斯·科爾曼,全名是查爾斯·佩森·科爾曼三世(Charles Payson Coleman Ⅲ),1975年6月21日出生在紐約的一個律師家庭,母親是一位室內設計師。
其實,根據科爾曼的全名可以猜測出他或是名門望族之后,事實也正是如此。他是荷蘭駐新阿姆斯特丹殖民地(今紐約)總督彼得·施托伊弗桑特(Peter Stuyvesant)的后裔。一直為后人津津樂道的是,施托伊弗桑特1657年下令在曼哈頓南部修建了一道9英尺高的防衛墻,而現在舉世聞名的華爾街(Wall Street)則是得名于這堵高墻。
科爾曼的人生旅途可謂一帆風順。1993年,他考取了威廉姆斯學院的經濟學專業。該學校被稱為全美最佳的“迷你型”私立學校,同時也是最有名的貴族大學之一。想進入這所大學,除了要成績優異之外,家庭財力也必須雄厚。大學期間,科爾曼還輔修了西班牙語。
1997年,大學畢業后的科爾曼直接加入了朱利安·羅伯遜管理的老虎基金,擔任科技行業分析師。2年后,他開始管理老虎基金的科技股投資組合,但在投資組合經理這一職位上只干了8個月。
2001年,在羅伯遜的資助下,26歲的科爾曼成立了老虎科技基金,后更名為老虎全球管理基金。據估計,他目前的年收入在3.5億~4億美元。
科爾曼的妻子史蒂芬妮·安妮·厄克倫茨曾是維拉·王(Vera Wang)婚紗紐約時裝店的公關,2005年1月,兩人在有美國富人天堂之稱的棕櫚灘(Palm Beach)的一家教堂中完婚。目前,夫妻二人育有三個兒女,住在紐約曼哈頓上東區一處精致的住宅中。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十年前,許多專家希望互聯網將創造一個更扁平、更平等的世界。現在,當你邁著沉重的步伐回去工作時,你是回到大城市中心的辦公室里?還是在一家滑雪旅館、海濱別墅或寧靜的鄉間小屋里,啟動自己的電腦或iPad?我的答>>>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老虎基金掌門人被指是互聯網公司大買家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4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