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對媒體的影響非常大,因此,門戶網站做微博很重要。
美國的社交網絡花了四五年的時間才形成格局,中國的微博市場還欠缺規模效應,目前談不上盈利問題。
日前搜狐CEO張朝陽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微博雖然出現爆炸性增長,但在中國還處在起步階段,四大門戶在微博戰場中鹿死誰手還不好說,競爭遠未結束。
四大門戶明爭暗斗
微博與團購成為了2010年互聯網發展的新亮點,特別是微博業務,由于其信息需求的精準性和時效性優勢能有效提升用戶黏性,成為各家門戶網站爭奪的重點。張朝陽稱:“微博去年在中國明顯爆炸性增長。”而根據易觀智庫最新公布的研究顯示,2010年中國微博市場注冊用戶數量達到了7500萬,增長速度創下中國互聯網應用發展之最。
新浪、網易、搜狐、騰訊在內的四大門戶在微博上的發力都是不惜血本,明爭暗斗。張朝陽表示,微博業務在搜狐未來發展中有很重要的戰略地位。他稱,微博對媒體的影響非常大,因此“門戶網站做微博很重要,如果不發力微博我們會受威脅”。
“微博業務我們(起步)已經晚了,因此我們必須使用組合拳”,張朝陽表示,“組合拳”包括全國性的廣告、產品功能和體驗改善,以及對名人資源的爭取。張朝陽表示,搜狐微博在推廣方面投入約幾千萬元人民幣。
盈利模式不太明晰
到底鹿死誰手?CNNIC上周報告指出,從目前影響力而言,新浪微博占有優勢,但面對騰訊龐大的用戶基數以及搜狐微博的步步緊逼,未來微博的霸主地位尚未明確。張朝陽拿美國的社交網絡發展舉例,他介紹美國社交網絡2005年開始興起,2007年高速發長,到2009年才開始格局初定,這期間很多最初發展得比較好的企業如MySpace現在也落到后面,而像是Facebook、Twitter等后起之秀現在反而發展得很大。張朝陽認為美國的社交網絡花了四五年的時間才形成業內格局,中國的社交網絡現在才發展一兩年,還處在早期,戰爭才剛剛開始。
另外一個尷尬的現實是:各大門戶的微博業務還處于投入期,盈利模式不太明晰,即便是微博的鼻祖Twitter還未實現盈利,業界估計盈利模式最大可能還是基于廣告方面。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李彥宏于2011年2月3日以平均每股118.02美元的價格出售4萬股公司股票,總價值約470萬美元。這是自百度2005年上市以來,李彥宏規模最大的一次股票拋售行為。本次拋售總額也幾乎相當于他從2008年至今,前5次股票拋售的總>>>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4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