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現在許多家庭都喜歡使用無線路由器上網,不用插網線,在家里任何地方都可以上網,不過不知道有沒有用戶有這樣的遭遇:家里的網速突然一下子就變慢了?而且,檢查電腦之類的也沒什么毛病。
實際上,很有可能你家的網是被“蹭”了。最近,一個叫“蹭網族”的群體開始走紅,“蹭網族”是個利用專業蹭網工具破譯密碼,從而免費享受高速無線上網的群體,而被蹭的人則很難察覺。“蹭網族”究竟靠什么來“揩別人的網”?一起來聽記者的調查:
大二學生小娜向記者講述了她電腦被“揩油”的經歷:
小娜:放假的時候,我在家辦了無線網卡,起初的時候,網速挺快的,這一段是越來越慢,而且經常突然一下速度就下降了。
小娜告訴記者,開始以為自己的電腦中病毒了,后來聽朋友說,有一種叫“蹭網卡”的東西可以分享別人的資源,從而使主人的電腦速度變慢。后來,她仔細查了一下自己的電腦,發現網上鄰居里有一個陌生用戶名“RN”,很可能就是這個人入侵了她的網絡,致使電腦速度大幅減慢。記者隨后走訪河南多家電腦市場時發現,宣稱可以在十分鐘內破解無線路由賬號密碼的無線“蹭網卡”正在悄然銷售:
記者:老板,有沒有那個蹭網卡賣呀?
商家:有,要不,要的話,我給你拿去。
記者:要啊,多少錢一張啊?
商家:有一百多的,有二百多的,二百多的好點。要哪個啊?
店主偷偷告訴記者,為了防范突擊檢查,多數柜臺并不備貨,如果確實需要,他可以到臨近的倉庫提貨。記者表示,想要看看質量稍微好一些的蹭網卡,一會兒功夫,店主給記者拿來了一張“蹭網卡”。記者仔細觀察“蹭網卡”,它的大小與鼠標相當,頂端有一根天線,還附有兩張光盤、一張保修卡和一根USB連接線:
記者:這個好的能不能再優惠點啊?
商家:好的最低230,這都是最低價。
記者:賣這么貴呀?
商家:效果好,俺這都是回頭客,都是介紹的過來買的。
記者:好用不好用啊?
商家:好用著呢,回家插到電腦上就可以了,它自己搜索你附近的無線網絡,自己破解密碼,都不用管,500米之內只要有無線網絡都能上,都能“蹭”住。
“蹭網卡”真的有店主說得這么好嗎?一、兩百塊錢讓你終身不用再交上網費?天上真掉餡餅了?
記者走訪多個柜臺發現,這種“蹭網卡”商家并不明賣,只有顧客主動要時才會出售。由于是灰色產品,“蹭網卡”沒有在市面大規模進行宣傳,在電腦市場上的交易也是偷偷摸摸私下進行的。盡管大多數柜臺并不存現貨,但據經營“蹭網卡”的商戶私下表示,假期期間,暗地交易“蹭網卡”仍十分受歡迎,少則可以賣出十幾個,多則可以出手上百個。不少消費者以為買一張“蹭網卡”就可以用來替代自家的寬帶,這樣每年就可以省下千元的寬帶費用。殊不知使用“蹭網卡”存在多重風險。業內人士呂殿軍告訴記者:
呂殿軍:存在健康風險。“蹭網卡”實質上是一種大功率無線網卡,普通的無線網卡只能搜索十幾米,而“蹭網卡”功率較強,可檢測數百米甚至上千米范圍內的無線網絡信號,但也因此加大了輻射量,對人體的危害很大,尤其是對孕婦和兒童的影響很大。
此外,“蹭網族”自身的隱私也存在安全風險,有些黑客看中“蹭網族”貪圖小便宜的心態,故意開放無線網絡,引誘這些人來“蹭網”,然后趁機攻擊這些人的電腦,盜取其重要數據或各種賬號密碼。盜用他人無線網絡,侵犯他人隱私與入室盜竊無異。然而對于“蹭網”行為,目前還屬于法律空白。法律專家表示,通過破解別人的無線路由器密碼,在對方不知情的情況下使用無線網絡,只要不對無線路由器擁有者的電腦系統進行攻擊或竊取隱私,就不構成犯罪或侵權。但在民事責任上,“蹭網者”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給無線網絡的擁有者。如果窺視了別人的電腦信息或惡意攻擊,就要承擔非法侵入他人網絡的責任,嚴重的可能構成犯罪。 進入論壇>>
推薦閱讀
Facebook這種采取這種策略并非首次。2009年年中,其主要投資者DST集團在2億美元投資之外又斥資1億美元收購Facebook員工股份。 北京時間2月11日凌晨消息,據知情人士透露,Facebook正在考慮允許幾家大型機構投資者收購>>>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蹭網族興起:幾百元投入可省千元網費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4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