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14日之前,社會各界都可向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官方網站所公示的《互聯網信息服務市場秩序監督管理暫行辦法》(下稱《辦法》)提出自己的意見或建議。有心人發現,《辦法》中的一些條款似乎針對2010年騰訊和360之間爆發的“3Q大戰”而來。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工信部網絡新規的出臺有其時事背景,這甚至從《辦法》條文種即可窺到,比如,第六條列舉的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在市場活動中不得有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中的(二)、(三)項,幾乎一眼就可以看出為前段時間騰訊、360不兼容事件兩大當事者量身定做。在那場幾乎引起中國全民矚目的被稱為“3Q大戰”的惡性競爭事件中,騰訊(Tencent)和奇虎360(Qihoo 360)為了爭奪用戶而相互攻擊,最終甚至影響到用戶對互聯網的正常使用。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3Q大戰”暴露出中國互聯網監管的一大問題:在企業競爭領域,還存在著監管空白。據騰訊CEO馬化騰后來說,在騰訊和360長達一個多月的3Q大戰中,“沒有任何相關部門出來對雙方的行為進行約束和監督”。為此,在本周正在舉行的深圳市兩會上,深圳市人大代表馬化騰還聯合23名代表提出今年人大的“一號議案”,呼吁出臺網絡信息安全保護條例。
由于近來中國互聯網市場類似“3Q大戰”這種叢林法則式的惡性競爭層出不窮,工信部通過頒行新法規強力介入互聯網市場,可謂師出有名。這同時也預示著,中國的網絡監管局面在未來將可能發生比較大的變化,通過網絡新規賦予的權力可以看出,未來中國互聯網領域又多了一個握有實權的管理者。之前,盡管多年來中國互聯網市場一直在狂飆突進,飛速擴張,但政府的介入其實并不多,對互聯網的管理更多地是限于信息內容方面。直到最近,由于市場上確實出現了較多的亂象,呼吁對企業加強監管的聲音才逐漸多起來。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不過,眼下大行其道的各種網絡“客文化”,卻也悄悄成為各種形態利益追逐的對象。切客、試客、拼客、奇客的圈子里,不僅有“意見領袖”,還有“廣告臥底”。披著“同好”的外衣,掘客、粉客等“職業客”的出現,正在>>>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4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