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過去一年是騰訊陷入前所未有爭議與挑戰的“本命年”的話,它的“勁敵”360公司及其董事長周鴻袆同樣經歷了漫長而跌宕的年份—越是在春節、國際勞動節和中秋等公眾假期,他們的弦就繃得越緊:與騰訊“安全管家”的升級斗狠、“互卸”戰爭的爆發,縱使到了與騰訊“休戰”后的2011年元旦,金山對于360收集用戶隱私的指責又讓周鴻袆難以片刻得閑。
從外界看來,戰爭于他已是一種常態。甚至業內的一些對手把周鴻袆稱為“職業斗士”:通過一場場的對外戰爭讓團隊上下一心,博得一個又一個階段性的成功。狙擊瑞星,痛打金山,迎擊騰訊,無外乎是證明他好勇爭勝的種種表現。
“360從來不主動戰斗,我們的戰斗主要是用于木馬和病毒,有時候是應對同行的責難,都是沒辦法而為之。”周鴻袆則如是對《環球企業家》說。
但在數月前與騰訊展開的曠世之戰,讓他的面貌更加極端化。在那場歷時近一個多月的對抗中,中國互聯網首次分化為明顯的新舊派系之爭:百度、金山等老牌的互聯網公司站在了騰訊一側,而與騰訊的各產品線形成競爭之勢的中小型創業公司則紛紛選擇助陣360。于是,在一個陣營眼中,周是霸權下率先起義、代表大家不平心聲的搖旗吶喊者;另一個陣營眼中,他則是言行不一、睚眥必報、善于蠱惑人心的作惡者。
而周的看法是:“從來沒把自己當一個商人,也沒把自己當一個成功的企業家。我原來把自己當成一個喜歡技術的人士,現在把自己當一個喜歡自己創造產品的產品經理,希望通過自己做的產品去影響其他人。”
顯然周鴻袆并不擅長韜光養晦,但在“3Q大戰”之前,他顯然并非當年那個“眼里只有競爭對手”的十足沖動者:首先,他不只在一個場合表示對騰訊這家公司的尊敬,以及自己只可能做一個市值是“騰訊十分之一的公司”的愿景。在2010年5月的一個訪談中,周鴻袆更直接表示,“它(騰訊)可以考慮跟其他公司戰略結盟,舉個例子,比如360就可以幫助騰訊做好搜索,也可以提供更好的第三方的安全服務。期望騰訊做成一個生態系統,而不是什么事情都自己去做。”這段并未被過多解讀的話卻幾乎成了后續故事的預言:馬化騰公開表示周鴻袆曾找到他希望尋求合作,并承諾幫助他先打擊李彥宏,奪得搜索的優勢地位,但遭到拒絕。最終與騰訊圍繞安全領域的戰爭升級不可避免地打響后,周鴻袆終于坐不住了。他急于將掩藏在水面下的一切暴露在公眾面前:法制和監管是否落后、商業競爭是否毫無道德底線,甚至大公司是否阻礙了行業創新的發展……
而絕對不容忽視的是,周的攤牌只是互聯網界這幾年形成的各種裂痕的總爆發:畢竟,在中國互聯網行業崛起的這十幾年間,老牌互聯網公司享受了網民急速增長的“人口紅利”,但這種增速正在降低,創業公司們難以避免的要迎來和老牌互聯網公司的肉搏戰。于是,騰訊、百度、阿里巴巴這三個中國互聯網界的巨頭,悄然間已經成為眾矢之的。
而現在來看,無論當時誰是誰非,不可否認的是,在這場看似由周鴻袆發起的紛爭之后,中國互聯網的業態已悄然變革:用戶的意志、開放的生態環境和競爭底線被拿到桌面上,成為各個玩家必須考量的問題,中國互聯網的“叢林法則”多少有了一點與國際業態接軌的氣息,晦暗時局也由此有望廓清。
其一是政府對企業間競爭監管的介入。2011年1月1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對外公布《互聯網信息服務市場秩序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其中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捏造、散布虛假事實,惡意詆毀競爭對手,對競爭對手的產品或服務不兼容,干擾競爭對手的產品或服務的運行等,均被定義為不正當競爭行為。中國互聯網協會也公布了《互聯網終端軟件服務行業規范》征求意見稿:對用戶信息的收集、使用、轉移進行細化規定,強調保護用戶信息;軟件不應捆綁安裝,并提供便捷干凈的卸載方式;軟件不得惡意攔截互聯網服務和其他軟件信息等做出規定。
而馬化騰亦曾對本刊表示,雖然騰訊開放步伐早已確定,但是3Q事件仍然對此有影響。首先讓其意識到完全依賴客戶端的危險性:因為有大部分流量來自封閉的客戶端產品,其遭遇對手攻擊時會帶來較大損害。另外,騰訊“開放戰略”中各個部門的步調難以統一,但是事變之后,騰訊內部能夠上下齊心推行這一方針。 上一頁1 2 下一頁進入論壇>>
推薦閱讀
日前,騰訊公司宣布將正式開放QQ團購平臺,這也是繼QQ空間、財付通、微博之后的騰訊又一重量級開放產品。QQ團購負責人表示,QQ團購將整合IM、SNS、支付等多個環節的服務,為接入的團購服務商提供一整套的解決方案。本>>>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推動中國商業國際化25人:周鴻袆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4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