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益增長的網購市場在新春來臨之際迎來訂單高峰,然而面對快遞員返鄉、大量出行旅客占用貨運資源等尷尬,卻在關鍵時刻陷入快遞業“最后一公里”的送達困境。
據了解,目前每年中國快遞業的增長有三分之一靠網購市場拉動。通過輕點鼠標而瞬間爆發的網購力量,足以成為快遞業難以承受之“重”。
“這是我今年送的最后一個包裹,明天就回家過年了。”韻達快遞20歲的李英峰1月28日對記者說,有些快遞公司從12月20號起就不再收包裹了,只管送,“倉庫積壓的厲害,我這星期每天從早到晚都在路上送貨。”
記者了解,在北京等中國大城市從事網購配送服務的以像李英峰這樣的外來務工人員為主。春節前外地務工人員大量返鄉過年使得不少快遞公司可支配勞動力陡降,甚至無法正常運轉。
近日來,中國國家郵政總局連續發文,要求國內物流企業春節期間保證服務,承擔社會責任。然而記者30日根據郵政總局公布的承諾照常營業的企業名單,致電申通、中通、圓通等快遞公司,均被告知2月9日前都無法接單,因為目前所有的資源都要保證前期收件的派送。
為了應對物流瓶頸,淘寶、京東商城等大型購物網站中的不少商鋪紛紛貼出節后才能送貨的通知。與此同時,許多網友為了能及時采購,則紛紛選擇在網絡下單后自己承擔取貨送貨的工作。
一些網購和快遞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每年的幾個重要節日來臨前期大城市都會出現網絡銷售火爆導致的配送運力不足,以春節最為突出。
物流瓶頸已經引起網購企業的高度關注。京東商城已經連續6年實現超過200%的增長,2010年京東商城實現102億元的銷售額,目前京東已經在全國近60個城市擁有自己的配送隊伍,并將進一步完善自建物流體系。
阿里巴巴總裁馬云于近期表示,將籌集1000億元建設開放式的物流網絡平臺。此外,剛剛在美國上市的當當網也表示,將投資建設自己的配送中心和物流網絡,保障網購的配送服務質量。
此間專家認為,網絡春運同樣是一個難解的結。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快運分會副秘書長劉建新說,物流設施的擴大,并不能解決網購和快遞這兩個行業之間的根本矛盾。“網購企業是輕資產型的,系統能力的擴張相對簡單,而快遞企業已經呈現中資產型特征,依賴運輸工具、線路、人員的周密安排并形成網絡化經營,系統產能的提升耗資巨大。”
北京電子商務協會秘書長林亞說,應該承認,在現有條件下,中國節假日的網購物流問題短時間還難以根除。“中國地域廣闊,物流體系還相對薄弱,像春節期間這樣的短時間內運營壓力突然增大,對企業來講是很難應付的。將來的三五年,春節季節性的網購物流爆棚現象仍將存在,需要經歷一個社會發展和產業變革的長期過程,網購和物流才能逐步匹配上。”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一周之前馬云發給全體員工的一封年終內部郵件,馬云在郵件中稱:今年阿里巴巴集團的年終分紅將包括三大塊:年終獎、加薪和特別紅包,其中的“特別紅包”將直接打入每個人的支付寶賬號。 1月31日消息,昨日有網友在微>>>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網購力量瞬間爆發 造就快遞業"無法承受之重"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4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