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互聯網行業協會發布了《互聯網終端軟件服務行業規范》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范》),此《規范》對互聯網終端軟件服務企業保護用戶知情權、禁止強制捆綁、禁止軟件排斥、禁止惡意攔截等細節進行了詳細的規定。不過此《規范》一出,卻惹來了極大的爭議,有人批判互聯網行業協會不尊重用戶、不懂互聯網。
倉促上陣被指態度不端正
2010年11月爆發的3Q大戰以及不久前出現的金山指責360竊取用戶隱私事件,都讓網民對我國互聯網終端服務軟件行業充滿了擔憂,缺乏相應的規范使得行業內經常出現打群架的局面。
在這種背景下,《規范》意見稿出臺。互聯網評論人士于明表示此次規范出臺是明顯針對3Q大戰的, “我國互聯網行業高速發展,但一直缺乏相應的法規和標準,此次互聯網行業協會作為互聯網的主管部門,出臺此標準,具有一定的積極和正面意義,但出臺的某些細節卻缺乏考慮。” 。
紅麥軟件總裁、互聯網專家劉興亮表示:“雖為征求意見稿,但征求的時間只有半個月,而且這半個月都是年底最為繁忙的時候,很難聽取到廣泛的意見,出臺太草率”。
細則被指不尊重用戶
對于此次《規范》的細節,受到了業內人士的一致質疑。《規范》第6條規定“禁止組織用戶對其他軟件進行評價”,劉興亮表示,此限制明顯不尊重用戶,也不尊重現實。國際上蘋果公司的APP Store,谷歌公司的Android都對其他軟件進行了評價,并且深受用戶歡迎;國內的360、騰訊、金山等公司的軟件管家也都有類似的功能,并且受到用戶的認可和歡迎,如此限制用戶評價軟件,有悖于我國互聯網行業開放和“傾聽民意、匯聚民智”的主旋律。
其次,《規范》22條規定,“除明顯屬于惡意廣告外,不得屏蔽、篡改信息服務提供商的合法信息內容及頁面。”這一規定意味著頗受網友歡迎的瀏覽器過濾功能將禁用。“這一規定也明顯不尊重用戶的權益,如果按照這個規范,網友都選擇國外的軟件去了。”劉興亮表示。
此外,“《規范》中對于不應對用戶已確認的操作做出干擾就更不合理,有違常識了。” 于明告訴《IT時報》記者,“如果瀏覽器、輸入法、看圖軟件、郵件客戶端、視頻播放器等等軟件只有一個默認軟件,既然所有默認設置都不可被干擾,用戶的自主選擇權何在?”這個結果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所有用戶安裝完微軟公司的Windows后,所有的軟件基本都默認成微軟公司的軟件,而沒有任何選擇權。
此外《規范》中“禁止軟件排他性設計”、“禁止任何第三方轉移用戶的個人數據”等規定也頗受業內人士的質疑。互聯網專家方興東表示:“互聯網協會雖然提到了用戶的知情權與選擇權,但實際上卻沒有真正考慮到用戶的利益。”易觀國際分析師玉軼建議《規范》對不同類別軟件從功能上進行分類,并細化其服務權責,真正為用戶考慮。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針對消費者反映部分快遞企業春節期間停止服務的情況,國家郵政局日前再次下發通知,要求快遞企業尤其是規模以上企業,要保證重點地區網點的正常營業,合理安排春節期間生產運營,承擔社會責任。相關企業目前已根據國>>>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4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