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難料,但是至少在目前看來,在廣之旅大股東與二股東之間的戰爭中,后者掌握了主動權。
2010年12月2日,澳大利亞外交與貿易部對外表示,澳大利亞籍華人、在線旅游網站易網通CEO吳植輝因涉嫌挪用資金于11月16日被拘留,11月 30日被起訴。去年11月22日,易網通在其海外網站上發布聲明稱,吳植輝因“涉嫌挪用公司財產”已被廣州警方拘留,不過尚未以任何罪名被起訴。易網通為廣東廣之旅旅行社的第一大股東。
去年9月20日,廣之旅第二大股東嶺南集團訴易網通案在廣州中院開庭。嶺南集團起訴易網通的主要理由是,后者在4年前轉讓廣之旅股權時拖欠違約金及利息,未付清從廣之旅原自然人股東手中收購的股權對價。
廣之旅目前是華南地區規模最大的旅行社。在2005年,國有的廣東旅游業航母嶺南集團成立,廣之旅成為其中一員。一年后,易網通與嶺南集團簽署協議以 1∶1.4的溢價向廣之旅注資3633萬元,受讓后者28.57%的股份,成為次于嶺南集團的廣之旅第二大股東。之后,通過從廣之旅工會委員會和自然人股東手中收購股份,易網通及其相關實體(廣州通旅商貿和廣州鑫之燁)在廣之旅的持股逐步增至50%以上,取代嶺南集團成為廣之旅第一大股東。目前,易網通、廣州通旅商貿和廣州鑫之燁共持有大約52.39%的廣之旅股份。
如今,吳植輝在審理沒有最終宣判之前被拘留,由于他的案情沒有被進一步披露,廣之旅的股權之爭顯得更加撲朔迷離。
奪權戰升級
在嶺南集團訴易網通案開庭前到一個月左右,廣之旅前任董事長鄭烘被廣州市紀委“雙規”。
對于鄭烘被“雙規”的原因,業內有多種說法,其中一種認為這與易網通和嶺南集團之間對廣之旅的控制權之爭有關。因為正是鄭烘在位期間,易網通完成了從入股廣之旅到成為第一大股東的交易。而在鄭烘被“雙規”后不久,易網通財務總監楊筱萍、財務經理楊雪也被有關部門帶走調查。中秋節前夕,二人回到公司上班。
有知情人士稱,嶺南集團希望借鄭烘案的契機,通過法律途徑判定2006年至2008年間易網通受讓廣之旅股權的交易無效,以奪回對廣之旅的控股權。
事實上,嶺南集團對于“捍衛國有資產”確實表現出一種十分堅決的態度。2010年6月19日,他們委托廣東合盛律師事務所致函易網通,要求易網通就其境外實際控制人是否成為廣之旅實際控股人進行書面澄清。嶺南集團認為,易網通持有54.43%的廣之旅股權,如果上述情況屬實,將改變廣之旅國有企業相對控股的格局,違背了雙方約定的合作初衷。
2009年6月,總部位于瑞士的歐洲旅游業巨頭Kuoni以530萬英鎊入股易網通,獲得后者31.8%的股份。但于當年5月1日起實施的《旅行社條例》第二十三條明確規定,外商投資旅行社不得經營中國內地居民出國旅游業務以及赴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旅游的業務。由于易網通在廣之旅控股超過 50%,Kuoni一事曾令業界質疑廣之旅被外資間接控股,并引發有關部門對2006年至2008年間廣之旅股權轉讓問題的調查。
有公開資料顯示,易網通擁有多家外資股東。除Kuoni以外,還有MintpinePtyLimited、Och-Ziff等。截至發稿前,本刊記者了解到,Kuoni仍然是易網通的最大單一股東,持有后者28%以上的股權。
易網通方面始終就此強調,自己的企業性質是在外國上市的中國公司,Kuoni只是其上市公司單一最大股東,公司不是外資控股。對于嶺南集團指出其持有54.43%的廣之旅股權,易網通表示不理解。
但吳植輝和鄭烘是促成易網通入主廣之旅交易的關鍵人物。有觀點認為,二人目前的狀況使嶺南集團占據了優勢。
勝負難料
從去年6月份嶺南集團“翻臉”始,易網通方面始終表示對方有意推翻過去的法律協定,要以非正常的經濟手段取得廣之旅的股權。
從法院開庭審理嶺南集團起訴易網通到吳植輝被拘捕期間,易網通方面一直在抓緊處理問題。
去年10月20日,易網通發布公告稱,MintpinePtyLimited已將785441股普通股從湯政軍名下轉讓給張維新、楊鴻生以及31位廣之旅現任和以前的員工,價值約80萬英鎊,而嶺南集團所訴易網通未付清部分的股權對價正是80萬英鎊。
另有未經證實的消息稱,吳植輝在11月被拘前幾日曾面會嶺南集團管理層,要求對方給出指控易網通的證據,否則會通過自己的途徑尋求賠償。暫時代理CEO一職的易網通非執行董事克里斯·羅斯表示,公司正在積極尋求解決辦法,讓吳植輝能早日恢復行使CEO職務。
另一方面,與嶺南集團的糾紛也使得易網通與Kuoni的收購交易擱淺。
在收購易網通股份后,Kuoni即表示過如果條件允許愿意繼續增持。易網通方面也表示過對此不反對。
去年6月2日,易網通發布公告,稱與Kuoni通過一項提案,除已擁有的股份外,將以現金的形式獲得易網通已發行和即將發行的股份。7月21 日,Kuoni在官網上發布公告稱,因廣之旅涉及現行法律法規的有關問題,Kuoni已通知易網通目前不能確定是否收購后者。易網通在同一日也發布了內容相同的公告,稱該提案的推行因“與公司某部分業務相關,并正在處理的某些法律法規問題”而被擱置。
兩家公司均沒有對“法律法規問題”給予解釋,Kuoni僅表示“希望尋求第三方的確認,以幫助Kuoni決定是否收購”。
早些時候,國內有報道稱,嶺南集團在去年7月間曾致函Kuoni,表示已經得知Kuoni在與易網通進行收購談判,建議Kuoni停止收購,否則風險自擔。嶺南集團當時表示,“我們有信心和決心,通過合理合法的方式,捍衛國有資產的合法權益。”
2010年12月21日,Kunoi知會易網通董事會,指其全盤收購該公司的計劃有若干不能豁免的條件無法得到滿足,并且不同意延后交易完成的最后截止日期,收購將無法完成。
1月4日,易網通在倫敦交易所停牌。不過有人士認為,這對于廣之旅股權問題并無直接影響,最后的勝負很難預測。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網易、新浪、搜狐、騰訊在內的四大門戶在微博上的發力都是不惜血本,明爭暗斗。張朝陽表示,微博業務在搜狐未來發展中有很重要的戰略地位。他稱,微博對媒體的影響非常大,因此“門戶網站做微博很重要,如果不發力微>>>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5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