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上午消息,當當網CEO李國慶(微博)今日在新浪微博上對外分享零售業商業模式,他透露自有品牌服裝店如“快時尚”定位的毛利率高達60%。“談零售業商業模式,分享給大家,是我花幾千萬顧問費歷時3年學到的。”李國慶在微博說,他將零售業分成5種業態:“1.購物中心(招商,給你更多選擇);2,大超式(生鮮食品和經常日用品為主);3,品類殺手店(如蘇寧);4,百貨公司(自營,為你選品);5,自有品牌店(ZARA,GAP,前店后場)。”“上述都不是一個行當。玩法很不一樣。”李國慶說。李國慶指出,百貨公司和超市模式本質是有強大選品能力,經銷不退。這樣采購成本才低。銷售價才便宜。“但到了中國都變味,跨國公司進入大陸也是代銷。是因為上游有預算搞定買手團隊(回扣),操守出問題,選品差了,還積壓。所以大陸的百貨公司都消亡了。”目前購物中心大行其道。李國慶認為購物中心讓購物中心經營者沒有積壓風險,沒有買手團隊,對商品質量和價格的控制力很弱。不過購物中心集團很難在全國擴張:一是因為地產性質。這樣集團很難在各個城市都拿到好位置,二是商家規模小,每個城市招的商戶很難共享。在品類殺手店方面,李國慶定義為品類專家。“只做一個類,經銷為主,價格好,在這個類品種全,店員都是專家,考核也多與銷售掛鉤。毛利率也好,能有純利率4%。。。比如美國百思買。”超市方面,李國慶則將其分為大超(1—2萬平米,3—5萬庫存),中超和小超(便利店)。“便利店價格可比大超貴10%。靠銷售規模,尤其靠平 (每平方米)效,品效提升和縮短供應鏈來賺錢。搞好了純利潤率3%;家樂福不好年頭(一旦50%毛利率的面包銷售占比下降)全店純利潤率1%。”自由品牌服裝店方面則分3類:“基本款(沃爾瑪有),毛利率就30%,靠大批量成本最低,價格最低,連運輸都用船運,但很少積壓;經典款,毛利率40%;快時尚,毛利率60%,如ZARA,追當下大品牌款式,飛機運輸,每個城市少批量,減少撞衫。價格是大品牌1/10,積壓率25%。”李國慶說。李國慶指出,由于戰略不用,運營和管理也不相同。創業者在5大業態中苦苦尋找中間過渡,但在規模上又大多回到5大基本類型。最后李國慶希望網友在微博上與其互動,“把你們創新實踐也分享給我。不想看觀點,只想看實踐。”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Enfodesk易觀智庫數據報告顯示,2010年第4季度,中國互聯網在線支付市場交易規模環比增長24%,達到3602.5億。2010年全年的交易額為10858億元,環比增長96%。 Enfodesk易觀智庫數據報告顯示,2010年第4季度,中國互聯>>>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5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