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推遲公布財政部相關公告的兩個月內,新華都股價經歷了一輪急速拉升并創下26.5元最高價
談起新華都實業集團,人們就會想到去年曾因 “學歷造假”事件備受質疑的唐駿。近日,由于新華都實業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新華都(002264.SZ)被財政部廈門市財政監察專員在會計信息質量問題方面查出11項問題,新華都財務“造假”的話題再度引起熱議。
根據財政部的通知,新華都將不得不收縮2009年的凈利潤,而縮水率高達10.82%。值得注意的是,財政部的這份通知早在去年11月就已經下發到上市公司,但新華都當時并未及時公告,而是推遲到兩個月后的今年1月20日才對外公布。
新華都董秘龔嚴冰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收到財政部通知后,就給證監局和深交所提交了材料,作為上市公司的監管機構,對于財政部的檢查是否屬實,他們也要調查清楚才行。”
對于未及時公告,董秘龔嚴冰辯稱:“這是個常態,都要走這個過程,你看天津的一家上市公司,也是很久后才公告的。”
去年11月5日財政部駐廈門市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向公司出具2009年度會計信息質量檢查結論和處理決定的通知,羅列了包括“固定資產核算反映不實,固定資產設備進項稅未轉出”,“公司門店促銷用贈品中向門店自購部分,被認定為:收入核算反映不實”,“成本核算反映不實”,“漏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等在內的共計11項問題。
經新華都購物廣場初步測算,這些問題讓新華都購物廣場2009年度“減少”營業收入1296萬元,占該公司原審定2009年度營業收入310923萬元的0.42%。此外,減少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742萬元,占公司原審定2009年度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6868萬元的10.82%。
對于10%的業績落差,龔嚴冰解釋到:“這是因為我們和財政部對會計處理方式認知不同引起的,這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尤其是在免租期的一項,就涉及調整800萬元的凈利潤。雖然現在調少了,但是這部分利潤會調節到明年去。”
記者發現,從去年10月29日到11月11日,該股股價處于急速上升期,直到11月26日,股價最高攀升到26.5元/股。公眾難免質疑,如果公告及時的話,公司股價還能有如此的市場表現嗎?
有投資者指出:“不管財政部的通知內容是否屬實,在接到這樣一份通知后,公司就應該第一時間告知投資者。”
有證券法律師對記者表示:“信息披露問題一直是上市公司向投資者和社會公眾全面溝通信息的橋梁。投資者和社會公眾在獲取這些信息后,可以作為投資抉擇的主要依據。因此,真實、全面、及時、充分地進行信息披露至關重要。而會計信息的失真,會給投資者的投資決策帶來誤導,以至投資失誤帶來損失,不利于股市的正常發展。”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伊朗法爾斯通訊社援引伊朗高級警官卡邁勒·哈迪安法爾的話說,信息工具在政治、安全、經貿以及宗教領域的相互對抗方面有著不容否認的作用,“網絡警察可以阻止信息領域的間諜及破壞活動”。 據新華社電 伊朗新成立的>>>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5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