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回放
去年12月8日,當當網于紐交所上市交易,當天收盤報29.91美元,較發行價上漲86.94%,市值達23.3億美元。當當網CEO李國慶與其妻子、聯合總裁俞渝在紐交所門口相擁,露出甜美的笑容。
未曾想,歌舞升平的背后,醞釀著李國慶在整個上市過程中對主承銷商之一摩根斯坦利的不滿。在他看來當當網市值被嚴重打壓:“公司上市,股票價格比定價漲跌超過40%就是投行的低能或品行低,投行就該罵”,而包括百度之類的公司也遭遇過此類情況,只是選擇了隱忍。
這一切不滿在1月15日集中爆發,當日李國慶表示負責當當網上市的兩大投行大摩和瑞銀30多人來北京,讓當當網掏錢請慶功宴,他被此事激怒。由于對瑞銀感覺稍好,因此他在微博上創作了一段針對大摩的搖滾歌詞,進一步透露出兩家之間的恩怨,其中出現了京罵。這些言論招致自稱為“大摩女員工”的強烈反彈,“迷失的唯怡”、“露西婭天氣”等人相繼加入對李國慶的罵戰,指責其是“吃軟飯的”,并稱當當網當初的財務作假,言辭被指“很黃很暴力”。
這場隔空罵戰以李國慶向董事會致歉,大摩表示當事人并非本公司員工暫告段落。但網友依然“人肉”稱,事件中女性確屬大摩員工。
微博開罵及“財務作假”言論有何惡劣影響?
從業內人士的表態可以看到,不少上市公司都對投行頗有微詞,只是反應的激烈程度不一。對于李國慶的一段歌詞,為何疑似大摩員工的女子要如此激烈地反應,甚至不惜爆出“當當網作假”等丑聞,“殺敵一千,自傷八百”,大摩迅速聲明當事人非公司員工,能否平息對公司的不利影響?
周定:“大摩女”的表態,無論從任何方面來看,都是一個非常糟糕的決定。我和很多投行人士意見一致的是,如果此女被確認是大摩員工,此女離開大摩將是“確定性事件”。
拋開言辭的道德觀念不談,“大摩女”宣稱當當網財務作假,如果屬實,那么當當和大摩兩者必將同時均遭嚴懲。如果不屬實,那么此女的說法涉及誹謗,同樣面臨重責。恰巧此事發生在休息日,但周一一上班大摩公司便發表聲明,急于與此女撇清關系,可見其害怕惹火上身的急切心情。
至于造假問題,我覺得現在頂級投行直接進行造假可能性不大。如今國際市場監管和處罰力度是非常嚴的,有些所謂“造假”更多的是對于一些虛擬的可提升估值數據的粉飾,誤導不知情的投資者,定性分析本身就是見仁見智的過程,而這種定性的判斷是相對難監管的。
不了解美國市場,中國企業如何與投行打交道?
當李國慶向當當網董事會致歉后,他又于1月18日中午在微博中引用了波士頓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上一段著名的反抗法西斯碑文,與此前表達的“有追求正義底線的使命感”并無二致。一些同跨國投行打過交道的中國企業同行對其進行了聲援,易趣網創始人邵亦波則接過李國慶的“槍”,對投行“同仇敵愾”。與此同時,大摩女稱一些中國企業創始人是“老土”,不了解美國市場。那么將來中國企業和國際性投行打交道,應當注意哪些方面,從而避免利益受到損害,又會否促使本土的世界級投行加速成形?
周定:現在去海外上市的企業,反而有相當多的海龜和海外派創始人或職業經理人,去國際資本市場融資,并不是一錘子買賣,而是一個長期交往、交易的過程,所以,企業自身有了解國際資本市場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至少得有一個了解國際資本市場的內部項目負責人。
至于成為國際性投行的標準至少有兩個:第一,面向國際化的客戶群體;第二,服務于國際化的市場。本土的投行要發展成為世界級投行,必須多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深刻了解國際市場的運作模式,但尚需時日。
我建議,國內企業在請國際投行做承銷的同時,可以請本土投行或咨詢公司做獨立顧問,此舉也可以獲得更多的平等對話基礎,不至于被“一言堂”。畢竟,定價失誤和融資決策不當這個戰略層面的問題,比一筆能接受的顧問費要重要得多。
交戰之后,是走向分裂還是把酒言歡?
疑似大摩員工頻頻在微博宣稱要“機構賣盤”、“在二級市場打壓當當網股票”。而李國慶19日凌晨在微博感慨“老婆明天回,圍脖論戰被媒體曝光,瞞不住她了”,其妻俞渝則表示將在19日當晚宴請大摩團隊,李國慶或暫避。那么,一場激烈爭執之后,中國企業創業者與國際性投行之間將會走向分裂,還是把酒言歡?
周定:當當網的聯合總裁俞渝,在華爾街工作多年,自然是了解投行工作方式和美國資本市場運作的,她此舉傾向于和大摩修復關系。畢竟中國企業去美國上市,有時候是不得已而為之,比如很多互聯網企業,因為利潤等指標不可能達標,在國內暫時無法上市,雖然國內市場結構性泡沫嚴重,發行的市盈率很高,但作為當當、優酷之類的企業來說,去國外上市仍是最佳選擇,而國際投行恰好有這樣的資源和能力。因此,對大部分企業來說,是很需要依賴投行,也必然受到投行的支配。
但要說“在二級市場打壓當當網股票”,很可能是大摩女的一時口快。如果真能如大摩女所言,那說明這個市場被操縱的成分太大了,這肯定不是監管層們所能接受的,也是市場和投資者所不能接受的。
當中國創業者的力量足夠大的時候,將來一定會引發一些類似投行間與企業交流方式的改革。物以稀為貴,只有很少量公司去國外融資的時候,和國際投行間的對話是無法對等的,因為那是國際投行帶著你玩。當中國創業者越來越多地參與到國際市場融資的時候,有巨大的市場發展空間支持,有更多的經驗教訓學習,大家就越能獲得平等的對話機制。當有能力上市的創業者形成集群的時候,群體的力量是無窮的,沒有任何一家投行敢忽略和輕視這個市場和這群人。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現在只要你說是做電子商務的,就立馬一大堆投資人追著你!我們自己都看不懂了>>>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5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