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隨著團購網站如火如荼的興起,很多蕭條已久的行業似乎找到了新的契機,紛紛與團購網站聯姻,以圖更大的發展空間。其中,餐飲行業的表現尤其搶眼,在各大團購網站隨時可見各色餐飲企業的團購信息,團購的菜品和服務的價格層次不齊,折扣極其誘人,一時間受到都市白領的熱捧,呈現出一派熱鬧繁榮的景象。
誠然,在團購餐飲盛行的今天,"低價"的招牌的確令人動心,然而在商家打這場"低價"戰的背后,是否存在著商品和服務質量的縮水?的確,隨著追捧者隊伍的不斷壯大,很多矛盾便開始逐漸顯現出來,如消費者反映的預約就餐困難、菜品和服務質量嚴重縮水等一系列問題日益增多等。
然而,面對如此魚龍混雜的團購餐飲行業,如何保障在企業獲利的同時,消費者的利益不受損害,便顯得尤為重要。這不僅需要社會的監督、市場的規范,更亟需解決的是相應政策和規定的及時出臺及實施。
縱觀團購商業的盈利模式,實質上絕大多數團購商家是不會虧本的。俗話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在人們享受"低價"的同時,自主選擇的權利也在無形中被"剝奪"了,因為團購商家基本是以事先分配好的套餐形式進行促銷,加之本來變動成本很小,因此看似低折扣的背后實質是豐盈的利潤。而這種新型的促銷模式,在帶給商家資本上的充盈外,更重要的是在短時期內客流量的劇增,會在無形中為商家起到免費宣傳推廣的作用。尤其是處于資本積累階段的中小商家,這種一舉兩得的事情對其來說就顯得尤為實惠。
團購餐飲固然能以低廉的價格贏得消費者的追捧,但是倘若只是一味的追求經濟利益,追求消費者數量,而不站在消費者實際的感受的角度以及不考慮是否留得住回頭客的話,必然會引起消費者的憤怒,那么這種新型的消費模式最終只會曇花一現,而風光一時的團購餐飲也只能悄然退出歷史舞臺,落得"人財兩空"的境地。
細數風光的團購餐飲行業,仍然缺乏一定的監管措施,由此帶來的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矛盾一時間難以調和。令人堪憂的低價引發的菜品質量問題,甚至關系食品安全質量問題,不得不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而面對井噴式的團購餐飲帶來繁榮背后存在的各種隱憂,亟需及時平衡,才能使團購餐飲得以真正長期繁榮發展下去。筆者認為,面對這個棘手問題,政府應當發揮其應有職能,盡快出臺相應的監管措施和規定,來約束商家無良行為,同時保障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使消費者在放心享受"低價"的同時,真正感受到商家優良的菜品和優質服務帶來的"實惠",從而也為商家贏得較好聲譽,形成良好循環。并且還團購餐飲一片晴空。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據了解,17家進入央行公示程序的申報企業分別是北京6家,上海6家,深圳2家,杭州、廣州、海南各1家,具有“國字號”背景的銀聯相關企業占據四席、支付寶、財付通、易寶、快錢、資和信等大型支付企業悉數入>>>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團購餐飲市場魚龍混雜 低價背后暗藏隱憂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5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