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公司昨日公布了其2010年第四季度的財報,營收及利潤均有可觀增長。但另一條消息引起的關注遠遠超過業績: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將離任,由谷歌創始人之一,此前擔任產品總裁的拉里·佩奇接任CEO。這是谷歌“三駕馬車”式權力結構十年來的第一次重大變化。
“當家長的日子結束了”
在昨日發布財報后的電話會議中,谷歌CEO施密特宣布,佩奇將于今年4月接任CEO職務,負責谷歌的產品和技術戰略及日常運營。而自己將改任執行董事長,負責外部聯系事務,處理谷歌與政府、合作伙伴和消費者的關系。
谷歌另一位創始人謝爾蓋·布林則將維持原來指責,負責戰略級項目和新產品的開發。
作為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系的校友,佩奇和布林于1998年創建了谷歌(Google)公司。2001年,作為風險投資商對上市工作的準備,施密特被空投至谷歌擔任董事長,并于當年7月兼任CEO。這一權力架構持續了十年之久,被稱為谷歌“三駕馬車”體系。
此前,施密特在谷歌的角色通常被分析師描述為“家長督導”(adult supervision)。有意思的是施密特本人似乎也認同這種描述,他昨日在Twitter上發微博稱,“不用再沒日沒夜的當家長了!”(Day-to-day adult supervision no longer needed!)
施密特套現3.35億美元
對于離職的原因,施密特本人在谷歌官方博客撰文稱,此前,谷歌的管理方式是三人同等參與決策。但隨著谷歌的增長,企業的管理越來越復雜。因此,“三駕馬車”討論了很久如何簡化管理結構、加快實施決策的步伐。在2011年新年假期期間他們做出決定,進行職位變化,厘清每個人的角色,在高層樹立明確的責任和義務。
谷歌發布財報當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文件顯示,施密特將出售53.4萬股谷歌公開交易股票,按照谷歌周四收盤價計算,施密特此輪將套現3.35億美元。
業內看法
施密特離開谷歌進入倒計時?
谷歌此次突然宣布換帥引發了輿論的震動。
從谷歌此前公布的去年四季度財報來看,其業績仍處于穩步增長中。季報顯示,谷歌去年第四季度營收為84.4億美元,同比增長26%;凈利潤為25.4億美元,同比增28.9%,去年同期為19.7億美元。每股收益為8.75美元,超過華爾街預期的8.08美元。同時,谷歌持有的現金和等價物約為350億美元,并聲稱未來還將繼續進行重大的資本支出。
美國當地媒體援引獵頭公司的觀點認為,施密特最終可能離開谷歌。他們認為,通常當CEO成為執行董事長時,其在任時間往往是一年,施密特可能也不會跳出這個套路。(陽淼)
■ 產業背景
新品乏力 谷歌存隱憂
盡管已成長為全球最大的網絡科技公司,但谷歌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競爭對手Facebook開始在廣告領域發力,2010年Facebook全球廣告營收達18.6億美元,同比增86%。而在用戶流量和停留時間上,Facebook已經在美國超過了谷歌。
之所以被Facebook“抄后路”,部分原因在于谷歌的盈利模式較單一。十年來,互聯網搜索廣告收入一直是谷歌利潤來源中的絕對“大頭”。這顯示出谷歌在新產品開發方面的乏力。巨資購買Youtube后,視頻廣告領域被HULU甩在身后;盡管已經有微博平臺和社交網絡平臺,但在這兩個領域分別被Twitter和Facebook擊敗。
人才流失也日漸成為谷歌的隱患。它初創時,微軟等大公司的高級人才紛紛來投奔。現在這一局面出現逆轉,谷歌的人才紛紛外流到Facebook等新公司。谷歌CFO去年來華時,曾向本報記者表示,將為員工加薪10%以提高吸引力。(陽淼)
■ 人物志
埃里克·施密特:當施密特在Novell的CEO合約進入尾聲時,谷歌最主要的投資人,KPCB合伙人約翰·多爾找到了這員有著豐富經驗的硅谷老將。具有計算機專業博士學位、管理經驗豐富的施密特獲得了谷歌兩位創始人的信任,以100萬美元入股2001年的谷歌并成為董事長,不久后兼任CEO。他在任的十年里,谷歌從一家小公司成長為全球最大的網絡科技公司。
拉里·佩奇:37歲的佩奇在1995年與謝爾蓋·布林在斯坦福校園相遇,開始了兩人在搜索領域的不懈探索。佩奇開發出一種獨有的為互聯網頁面優先級排序的技術,即谷歌的核心技術“PageRank”(佩奇排名)。依靠這一技術,谷歌得以實現最為準確和公正的搜索結果排序,佩奇也成為谷歌中的技術核心。按照福布斯排名,佩奇大概有166億美元的財產,使他成為世界上排名第27的富豪。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有消息人士稱,百度旗下獨立視頻網站奇藝將于近期上線PC版P2P客戶端。此前,奇藝CEO龔宇透露,PC客戶端正在研發之中,數月后可能上線。 1月20日,有消息人士稱,百度旗下獨立視頻網站奇藝將于近期上線PC版P2P客戶端。>>>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施密特下課 佩奇將執掌谷歌帥印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5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