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版行業有豐厚的利潤早已人所共知,而反盜版能致富卻可能會讓許多人覺得不可思議。2009年,經一家中央級電視媒體報道后,北京網尚文化及其深圳的維權總代理李智勇立刻成了“反盜版致富”的神話。但是去年底至今,網尚卻多次傳出爆發代理商集體要求退出的事件。有業內人士指出,其實,網尚維權致富的模式目前存在一些空白、模糊的地方,容易發生糾紛。
網尚2004年由美國IDG投資設立,該公司的全國網吧維權負責人張文波曾告訴南都記者:“我們擁有主流娛樂內容7成以上的版權,包括TVB、迪士尼等數百家影視公司的內容。”授權代理商針對網吧、KTV、酒店做“反盜版維權”。維權成功后,獲得的賠償作為收益由網尚、代理商和律師三三分成。不過,成為代理商前要繳納30萬至200萬元不等的保證金。
在深圳進行反盜版維權的李智勇就是這個模式的典型。李通過批量取證、批量訴訟、規模化維權來降低維權成本,他一次性將深圳市上百家網吧集中取證準備訴訟,而此時絕大多數網吧卻要求和解,李順利獲得200萬元。這樣經過幾年的維權,他累積了上千萬的財富。
事實上,取證、公證、訴訟、判決是網尚模式能成功達到目的的幾個關鍵環節。不過,有代理商指出,現在的網吧已經采取了多種規避版權問題的手段,比如跳轉或直接連接到視頻網站的方式,同時,網尚提供的影視版權作品相對較老,網吧已經不再收錄,不存在盜版問題,現在能被取證的網吧已減少了很多。
即使順利獲得取證,要想獲得維權勝利也并不輕松,而且中國版權協會個人會員、中國廣播電視協會資訊顧問沈陽指出:“網上模式在程序上存在一個‘時間’的漏洞。”他分析,一般影視出版的版權授權的時間不會超過2年,而公證一般要2個月,知識產權案從取證到判決至少要6個月,假如一方要上訴則至少還要1個月,后面還需要法院強制。“網尚找到代理商,代理商走完整套維權的司法流程后,其代理權本身可能已過期。”
其實,就此問題,張文波曾做過回應:“我們每個維權項目時長一般在6個月以內。如果超過了6個月沒有結果,我們會追加賠償,或者以其他片子提出新的訴訟,進一步索賠,迫使網吧做和解。”一名接近網尚的知情者也向記者證實,網尚模式是有成效的,眾多代理商中盈利的比率并不低,大概在30%,回本或微利的也有30%。不過,沈陽表示:“影視出版公司在協議中一般是不會允許版權二次分發,網尚的代理商(合作伙伴)是否具有維權資質呢?這都是法律上比較模糊的地帶。”他稱,雖然網尚模式初衷是好的,但是現在此類打擊盜版維權的行動卻越來越難做。“主要是官方不太認可。因為其宣傳反盜版成效的同時,也揭露了國內盜版的現狀。”這導致各地方判決時,標準不一,甚至部分地區最高獲賠金額只有理想情況的1/3甚至更低。
1月13日,網尚發表一篇措辭較激烈的文章,稱“不理解網尚文化的人認為,網尚文化反盜版是為了賺錢。實際上,網尚文化最希望的是沒有網吧盜版平臺商的正常市場環境。盜版平臺商擾亂了網吧正版影視市場,網尚才不得不全力投入到反盜版的斗爭中”。對此次集體退代的事件,沈陽也認為,只是“一個把影視片網絡版權批發分銷產品設計缺陷造成的營銷糾紛”。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12月1日,李國慶在新浪網開通微博。在上市前后,這位“老電商”來了一次心理“大爆發”,從初戀情史、痛斥投資人到與競爭對手公開叫戰。一時間李國慶微博中語“成功人士”大為流行。 2010年12月8日,當當網登陸紐交所>>>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代理商退出 網尚“維權致富”模式不清晰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6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