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上周五央行會發牌照的,結果看了一天央行網站沒出,這周五(21日)可能性應該非常大。”知情人士昨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17家第三方支付企業候選名單被首批公布,但支付企業普遍認為,其中仍有取舍。對于首批獲得牌照的企業名單,央行總行將以審委會的形式審批。央行相關負責人組成的審委會將投票決出最終名單,并擇機公布。
央行2010年出臺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規定,從2010年9月1日起,已從事支付業務的非金融機構有一年時間申請《支付業務許可證》,逾期未取得“牌照”的企業將無法繼續從事支付業務。
易觀國際分析師認為,有政府背景的第三方支付企業獲牌有天生優勢,而民營企業想要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則必須實力過硬。其中,“銀聯系”被認為把握最大,其中包括北京銀聯商務有限公司、北京數字王府井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銀聯電子支付服務有限公司、廣州銀聯網絡支付有限公司等四家。
而互聯網平臺公司啟動支付戰略的速度空前。“支付平臺將成為云計算、運營、客戶服務、用戶平臺之外,盛大開放平臺的又一底層支柱。”盛付通COO龔超如此表示。
目前,“互聯網七雄”中已經布局支付的有五家: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盛大、網易。支付成為互聯網巨頭們“標準配置”已成共識。
易觀國際分析師張萌認為,大型互聯網企業布局支付市場的原因是,電子支付作為一個重要的基礎環節,無論是電子商務還是互動娛樂產品,都需要支付產品進行支撐,形成從生產到交易的閉環。通過布局支付市場,這些大型的互聯網巨頭營造出完整用戶社區功能,激活用戶的潛在價值。
艾瑞分析師程善寶表示,盛大、網易等公司的高調進軍,也是適應市場的選擇。支付寶、財付通由于淘寶網和騰訊QQ的平臺優勢,使得它們在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市場份額上領先于其他競爭對手。而盛大、網易和百度也想利用這一優勢。
網易技術部經理高丹妮表示,網易商城正在有選擇地開辟垂直頻道。從游戲點卡業務以及網上彩票業務,到機票業務乃至奢侈品。
艾瑞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第三方網上支付行業整體交易規模將達到10105億元,突破萬億元大關。同比2009年增長100.1%,實現全年翻番。在2008至2010年短短的三年間,第三方網上支付交易規模翻了近4翻,增速驚人。艾瑞預計,2011年中國第三方網上支付交易規模將達到1.72萬億元,至2014年,整體市場將有望突破4萬億元大關。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當當網CEO李國慶和投行摩根士丹利員工之間持續兩天的口舌之爭正在減弱,李國慶剛剛通過微博透露,他正在就創作中的臟話給董事會寫檢查。 1月17日下午消息,當當網CEO李國慶和投行摩根士丹利員工之間持續兩天的口舌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第三方支付牌照或于本周五發放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6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