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3月10日,在科技股的推動下,美國納斯達克指數攀上5132點的歷史高位。但人們始料未及的是,納斯達克指數在接下來的六天里大跌9%,并導致大批科技企業因資金耗盡而破產,“互聯網泡沫”從此破滅。
11年后,Facebook成為投資界的新寵。該公司迅速膨脹的估值,已經令人擔心“泡沫2.0”的產生。
不久前,高盛集團成立了一只總額15億美元的Facebook專項投資基金,最低認購金額為200萬美元。投資者們只有不到一周的時間去決定是否投資。這家炙手可熱的社交網站的估值已高達500億美元。
周四,高盛將向投資者提供一份100頁的Facebook財務報告。一名投資者稱,整件事情“感覺有點像1999年”。
高盛已經向Facebook投資4.5億美元,并計劃再投資15億美元。這使Facebook避開了人們有關它是否具備營利能力、能否達到華爾街預期的爭論。
一些投資銀行家表示,Facebook有可能在2012年年底啟動首次公開招股(IPO);Twitter和Groupon也在研究IPO方案,上市時間可能比Facebook更早;面向白領的社交網站LinkedIn已經聘請銀行人士,計劃今年上市。該網站擁有8500萬用戶。
據報道,2010年Facebook的營收約為20億美元。500億美元的估值相當于營收的25倍;相比之下,谷歌只有9倍,亞馬遜只有2.5倍。此外,摩根大通的一份報告顯示,Facebook的每用戶平均收入為4美元,而谷歌為24美元,雅虎為8美元。
風險投資公司Saints Capital常務董事肯·索耶(Ken Sawyer)稱,上述數據使Facebook在那些使用傳統財務指標評估企業的投資人眼中顯得十分昂貴。
他認為,投資者應當關注的不是當前財務收益,而是一家公司的業務轉型潛力。“這取決于你的世界觀。”索耶說,“如果你認為這家社交網站將要改變企業獲得客戶的方法,那么這500億美元的估值就會顯得不是很高。”
索耶表示,谷歌搜索廣告極大改變了企業接觸用戶的方式,而擁有5億用戶的Facebook已經使社交游戲廠商Zynga和在線約會服務Zoosk獲得了數千萬的用戶。
此外,Facebook正在尋找利用這一龐大用戶群獲得收入的更多方式,如與那些使用其平臺的公司進行收入分成等。
Facebook最初只是哈佛大學內部的一個社交平臺,如今已經成為一個世界級現象。它的用戶群分布均勻,24歲以下用戶的數量與45歲以上用戶十分接近。
市場研究公司comScore的數據顯示,2010年,Facebook取代谷歌成為美國訪問量最大的網站;去年第三季度,美國人觀看的圖形顯示廣告中,有四分之一來自Facebook網站。
其他年輕的社交網站也經歷了類似的成長。Twitter已成為名人和政客與“粉絲”接觸的不可或缺的工具,全球用戶量超過1.75億,在最近一輪融資中的估值達37億美元;Groupon則在不久前宣布,計劃融資9.5億美元,目前已完成5億美元。一家研究公司預計,這家團購網站的估值已達78億美元。
前微軟高管、谷歌工程師唐·道奇(Don Dodge)周二發布博客文章稱,Facebook、Groupon等頂級科技企業的估值通常并非泡沫。當投資者人為推高那些業務前景并不明朗的三線企業的股價時,泡沫才會出現。
與1990年代不同的是,今天的熱門互聯網企業的股份為私人所有,公眾無法購買。然而,股票交易的二級市場已經形成并不斷發展,符合標準的投資者可以買賣這些公司的股份。
高盛通過成立專項投資基金,允許其客戶間接購買Facebook股票。此類交易通常無需像公開上市那樣,向投資者提供詳細的財務報告。
風險投資公司Allegis Capital創始人羅伯特·阿克曼(Robert Ackerman)說:“考慮到財務狀況的披露程度,一些交易和估值讓人們體味到一絲不理智的樂觀。對Facebook而言,這可能并不過分,但其他依賴Facebook生存的公司并非如此。”
投資公司BGC Financial分析師柯林·吉利斯(Colin Gillis)稱,在明星科技公司的股權交易市場中,股價承受著上行而非下行壓力。“這里并不存在平衡力。”他說。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記者獲悉,去年6月份,中國平安就在淘寶網上正式開了官方旗艦店,銷售交通意外保險、國內旅游保險和境外旅游保險三款產品,對于網銷保險,平安認為將成為自電話投保后,又一個方便快捷的全新保險購買渠道。 在去年11>>>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Facebook估值膨脹疑為泡沫端倪 分析否認此種可能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7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