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愛爾蘭互聯網流量監測機構StatCounter今日發布的網站流量分析顯示,在2010年12月火狐瀏覽器(Firefox)占歐洲的市場份額為38.1%,超過了微軟IE瀏覽器的37.5%。火狐瀏覽器成為了歐洲市場的領導者,這是IE瀏覽器第一次在一個主要市場失去領導者地位。
StatCounter發布的數據顯示,作為一個開放源代碼的瀏覽器,2010年12月份火狐瀏覽器在歐洲的市場份額達到38.1%,而微軟IE瀏覽器的市場份額則下滑至37.5%,谷歌Chrome瀏覽器的市場份額從2009年12月份的5.1%增加至14.6%。StatCounter公司首席執行官阿德翰·庫倫(Aodhan Cullen)表示:“看起來谷歌Chrome瀏覽器從微軟的IE瀏覽器那里搶奪了部分市場份額,而火狐瀏覽器則保持了其在歐洲的已有市場份額。”
阿德翰·庫倫還表示,從市場份額的變化可以看出歐洲委員會競爭管理機構和微軟在2010年3月份達成的協議產生了影響,而該協議為歐洲的用戶使用瀏覽器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據悉,在2009年12月歐盟監管機構接受了微軟給消費者使用其競爭對手的瀏覽器提供更好途徑的承諾,從而結束了雙方長期以來的反壟斷之爭。
分析人士指出,火狐此次能夠把IE從歐洲市場份額排名第一的位置上擠走實屬不易,火狐作為一款開放源代碼的網絡瀏覽器在剛剛進軍歐洲市場時幾乎不被任何人看好,況且它所要面對的還是在全球互聯網瀏覽器市場上“叱咤風云”多年的IE瀏覽器。
事實上,縱觀2010年的瀏覽器市場,火狐以及IE的市場份額都出現了不同程度上的下滑,這其中除了兩者自身的問題之外,更重要的在于大部分消費者都將目光投向了谷歌公司的Chrome瀏覽器,Chrome去年12月份在歐洲市場的占有率約為14.58%,而一年之前這一數字僅僅為5.06%,Chrome的前進速度顯然超出了許多人的預料,而在2011年到底會是火狐唱主角還是Chrome挑大梁已然成為人們心中的一大疑問。
對于火狐瀏覽器來說,這只“惹火的狐貍”從未想過爬上世界的巔峰,火狐瀏覽器出現最初的目的在于倡導創造一個更加開放互聯網環境,此外其將始終把捍衛和開發網絡的開放性作為自身存在的核心價值;對于Chrome來說,盡管目前Chrome的市場份額一直顯現出上升態勢,但是有業務分析人士表示最終的結果很有可能是IE、火狐和Chrome三者“平分天下”,事實上上述情況要比其中兩者拼個你死我活好得多,別忘了當初谷歌推出Chrome的目的在表面看來是為開源瀏覽器這一群體“添磚加瓦”,其實谷歌真正的用意還是在于希望憑借Chrome開放源代碼的特點來推動企業在其他領域實現更多的贏利。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業內資深人士建議年輕的電子商務企業,一方面要積極吸納國際資本參與競爭運營,另一方面提升適應國際資本運營經驗,沒有這二者的支撐,即使上市,同樣會面臨風險和困難。 【IT商業新聞網訊】2010年IT業界多事,硝煙四>>>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火狐瀏覽器成歐洲市場領導者 IE失利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7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