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張幼陽)網購風生水起,催生出了“網絡議價師”。有評論稱網絡議價師月薪豐厚,優秀的網絡議價師甚至月薪過萬,讓一些白領都望塵莫及;也有賣家稱,開網店本就利潤微薄,這些人卻讓網購更加地無利可圖,太不地道。
而網絡議價師究竟是一種怎樣的職業,對電子商務行業造成了那些影響,是否能帶給買家真正的實惠,IT商業新聞網采訪了業界的相關人士。
有買家對IT商業新聞網表示,希望網購的商品更優惠,但又不善還價,所以就找專業的網絡議價師來議價。通過議價,時常還會有驚喜發生,記者在淘寶議價店評論中看到,一位買家留下了這樣的文字“230元的包包,愣是砍價到170,賣家還包郵,一定給好評!”
網購風生水起,催生出了“網絡議價師”
網絡議價師漸漸走俏的同時,一些問題也應運而生。當出現網購糾紛,麻煩也會接踵而至。譬如,買家小莉向記者講述了她的購物經歷,她想買一雙360元的鞋子,但是覺得超出其心理價位,于是找來議價師議價,最后以280元的價格購得鞋子。本來小莉是滿心歡喜的,但是,鞋子的質地各方面并不理想。小莉對賣家不再信任,要退貨,但是賣家并不同意,賣家表示物有所值。加之小莉還付給議價師了“還價費用”是否是可以退的呢?從議價師那里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小莉覺很不合理,再看她來,議價師并沒有最終幫到她買到中意的商品,卻收了錢。
記者也以買家身份咨詢了淘寶上的一位網絡議價師,該人士表示,如果網購后退貨,議價的傭金是不退的。并且商品出現質量問題,議價師也不會負擔相應的連帶責任。
據悉,網絡議價師目前缺少一定的行業規范,比如部分網絡議價師就在其網絡店鋪內明確聲明,如產品存在質量問題,服務費不退還,這就引起了很多買家的不滿。
針對新出現的“網絡議價師”這種職業,社會學家王開玉表示,我國從事網絡服務的新型網絡人才缺口還很大,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也較大,就業能找到新渠道、呈現多元化,是非?上驳默F象,但在目前法律尚存空白的情況下,不能用具體行業法規對網購砍價師進行規范,同時他們的相關權益難以得到法律保護,這些問題都需要引起重視。“對于一個新職業來說,如何保證操作的規范性、相關協議如何簽署以及信用如何保障等都是需要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不斷摸索的。”王開玉稱。
除了在網購糾紛中,網絡議價師受到爭議外,也被賣家指責“不地道”。有賣家表示,網絡議價師對他們來說就是個噩夢。“網店本就利潤薄,現在還多了議價師,本來就沒利潤,還講價錢,太不地道了!”
有業內人士也擔心,網購價格相對透明,比價很方便,怎么會有那么多的利潤可以砍,要是真被‘砍’急了,賣家銷售給你質量更差的產品(因為一模一樣的產品很多,但是質量千差萬別),你又沒法找議價師說理,找商家呢,商家說你給的價格只值這樣的產品。
有評論表示,目前關于網絡議價師的相關法律尚存空白,通過網絡議價師購物,過于低的價格,很有可能引發低質的后果,賣家相關權益難以得到法律保護,應該受到重視。
相關資料:
網絡議價師介紹
文中的net bargainer就是指“網絡議價師”,他們在網購中幫助買家砍價,收取一定的“口舌費”,這種服務行業也就是net bargaining,收取的服務費也就是bargaining fee。網絡議價師一般有著豐富的從事e-business(電子商務)經驗,或者熟知某行業產品的factory prices(出廠價)。但據專家表示,由于屬于新興領域,該行業還處于legal vacuum(法律真空)狀態,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進行管理。
網絡議價師工作內容
“你買東西,我砍價!”這是最近在中國各大購物網站上經常能看到的廣告語。提供這項服務的人都聲稱自己能通過“砍價”幫客戶爭取到某類商品的最低價格。他們就是中國目前走紅網絡的新職業者——網購議價師。“ 中間人”會代表你和網絡經銷商討價還價,而他們則從差價中收取一部分作為報酬。這些人就是“網絡議價師”,他們提供的服務在中國快速發展的網購行業中日漸興盛。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一系列媒體報道顯示Facebook將于2012年內實施IPO
根據Facebook與高盛方面簽訂的協議,高盛公司向前者注資4.5億美元,來自俄羅斯的投資公司DigitalSkyTechnologies將向Facebook投資5000萬美元的資金,而此前DigitalSkyTechnologies對于Facebook的投資額已經超過4億美>>>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網絡議價師面臨詬病 賣家稱其“不地道”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7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