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對80后小夫妻因網絡游戲結緣,而婚后生活也因共同癡迷游戲而產生矛盾,最后不得不上法院離婚。在案件開庭審理過程中,妻子要求分割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在網絡游戲中因成績突出而獲得的網絡游戲裝備。而丈夫則認為,該游戲賬戶是自己注冊登記的,由此獲得的游戲裝備應歸自己所有。
而法院在判決二人離婚的同時,駁回妻子對于要求平分虛擬財產的訴訟請求。
法院認為,在審理與分割虛擬財產有關的離婚案件時,要避免把虛擬世界的內部事務納入判決的范疇。只有虛擬財產與現實的社會關系發生具有法律意義的聯系時,才能進入現實法律調整的范疇,建議司法機關、信息產業部門、網絡公司等有關部門完善虛擬財產糾紛解決機制。
根據5173、淘寶等交易網站的交易數據顯示,經常出現一件游戲裝備或一個游戲賬號賣出幾萬元的天價;而一些QQ靚號也正在成為搶手的賬號。根據2009年的數據,中國的虛擬物品市場達到了70億美元,而西方僅有10億。這些可以兌換成真金白銀的虛擬財產,為什么得不到法律的承認?現在業界對此尚難達成共識。
支持為虛擬財產立法的人士認為:無論是文本、數據、靜止及動畫影像、音帶、照片、軟件、網頁,還是網絡游戲中的虛擬武器裝備及虛擬貨幣,主人都為其付出過一定的時間、精力甚至金錢,因此其實際上也就具有了財產的屬性。既然是財產,自然就應該受到法律的保護,也應該可以依法被繼承或轉讓。
另有專業人士認為:QQ、電子信箱、游戲賬號等數字財產大多具有很強的人身專屬性,即往往只針對專有主人才有其存在的價值。如果主人離開了人世,這些數字財產的價值大多會隨之消亡。而根據我國《物權法》等現有法律的規定,法律保護的財產只是現實中的財產而不包括虛擬財產,既然不是財產也就不存在繼承的問題。
但是從世界范圍內來看,對虛擬財產的保護已經納入了立法范疇。
據海外媒體報道,美國俄克拉荷馬州已經通過了一項法律,將虛擬財產也納入到了遺囑執行范圍中。
“當一個人去世后,活著的人需要得到合法的授權才能進入到他的虛擬賬戶中,或是按照死者生前遺愿為賬戶做出必要的說明,或是直接將這個虛擬賬戶關閉。”俄克拉荷馬州眾議員Ryan Keisel說,“比如上傳的數碼相片、往來的電子郵件這些重要的私人信息都需要得到處理。我們鼓勵人們在世時就將自己的虛擬財產也做出處置交待方面的必要說明。” 如果死者在生前沒有就去世后的虛擬財產做出明確的處置說明,法院將根據情況決定它的合法繼承人。
據悉,這項法律已經于2010年11月1日起正式生效。立法者希望這項法律的出臺能夠提醒人們關注自己去世后的虛擬財產處理問題,比如游戲賬號、付費道具、角色檔案、電子郵件、私人相片等相當重要的私人資源。立法者承認雖然這項法律與現有的虛擬服務協議存在沖突,但他們認為所有權人在去世后這些虛擬財產仍具有價值,應該得到妥善處置。
而在我國,由于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對網絡虛擬財產加以保護,網絡虛擬世界的法律漏洞亟待填補。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在半個月之前,網購巨頭京東商城還曾爆出因涉嫌竄貨,遭國美、蘇寧等實體巨頭封殺的傳聞,引發業界的廣泛議論。而時至今日,國美剛剛斥資4800萬元并購來的庫巴商城卻很可能扮演了“竄貨者”的角色。隨后《中國企業報>>>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80后離婚妻子爭網游裝備被駁回 虛擬財產法律漏洞亟待填補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8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