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似乎企業們都很躁,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國內企業走進了一個吵架的怪圈。凡加入吵架的企業都吵得淋漓盡致,其他斯文的手段都在競爭中使不上勁,似乎只有吵架才能把事情說明白,爆吵時代的到來搞得行業人仰馬翻。
上述情況就是2010年中國企業基本情緒的寫照。
然而,那么多年的競爭較量之后,為什么會選擇潑婦式的行為?不禁讓人思考這些年我們的企業是否進步了,是否素質也像各自的經營數據一樣上升了,是企業有著天然的劣根性還是制度上有監管缺失,還是無論被外界套上各色光環后,“我還是原來的我?”
吵架中度過的2010
盤點2010年,吵架的企業似乎特別的多,而3Q大戰無疑要名列榜首。
360與騰訊,一個是近年異軍突起、攪得網絡安全市場變局叢生的新銳,一個則是互聯網IM(即時通訊)市場的霸主、中國互聯網市場的全能選手。而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祎與騰訊控股董事局主席馬化騰,一個是互聯網行業“愛憎分明”的傳奇人物,一個則是財富與聲譽日盛的科技新貴。并且,由于牽扯企業之廣,影響管理層之高也注定了此番交戰將成為中國互聯網歷史上的經典案例。
互聯網行業從不缺乏爭吵。騰訊與360開戰,雙方輕易地就拉攏了各自的陣營,這其中,不乏百度、金山、盛大等知名企業。而在政府的調停下,看似和解的背后暴露的卻是血淋淋的商業廝殺,而這殘酷的廝殺卻沒有多樣的手段,到最后只剩下撕破臉的無奈。
“在沒有有效司法約束的中國互聯網叢林,需要一種像自然界所存在的制衡力量,來把壟斷公司作惡的行為限制在一定的可以忍受的范圍。”搜狐董事局主席張朝陽在3Q大戰時其在微博中表示。
不僅僅是互聯網,蒙牛與伊利的大戰也充分體現了中國企業歇斯底里的生存方式。
眾所周知,兩年前的“三鹿奶粉事件”對中國乳業造成重創,使得人們談到“三鹿”、“三聚氰胺”而色變,中國嬰幼兒的成長環境受到嚴重干擾。
然而,就在三鹿事件將息之時,“圣元乳粉疑致兒童性早熟”浮出水面,這一次讓圣元得以清白的不是衛生部的檢測,而是蒙牛與伊利爭斗的曝光。
從網帖曝光蒙牛聯手公關公司策劃“圣元奶粉事件”,到另一網帖稱“圣元奶粉事件為蒙牛策劃”一事疑為伊利策劃,而后公安機關介入偵查,再到蒙牛“適時”地揭開了伊利的老底,把這場乳業商業誹謗大戲定義為現實版的“無間道”一點都不為過。
“你半斤,我八兩”,“誰也不比誰干凈”這可能就是一些企業之間的潛臺詞。
追逐利益也該“取之有道”
無論是3Q大戰,還是蒙牛伊利之爭,其背后的共性都是商業競爭的縮影——利益。
“企業把贏取最大經濟利益作為唯一目標是不對的,要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履行社會責任,應該回報社會,回報消費者。”工信部部長李毅中曾對外表示,市場競爭是不可避免的,但競爭必須有序進行,要符合國家的法律法規。
目前,不僅僅是在互聯網行業,在越來越多的商業競爭中暴露出的問題除了無序競爭、追逐利益之外,也有對殘酷的生存現實的無奈。除了爭吵或是游走在一些灰色地帶,很多企業束手無策,這種單一而乏味的競爭反映出來的本質其實是企業生存能力的薄弱,以及競爭能力匱乏。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兩千多年前,史學家司馬遷在其傳世巨著《史記》中高度概括了蕓蕓眾生的忙碌本原。
這看似為企業謀利、個人逐利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商業借口,不過中國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在其《論語》中更有“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此語被后人總結為通俗易懂的八個字:“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道理不言自明。
2011,在“陽光”下賺錢
轉眼間2010年將去,新的一年,中國互聯網企業將何去何從?也許,引入開放和打破壟斷會成為主題。
對于壟斷,馬化騰曾表示,他自己很怕騰訊被說壟斷。這一點不僅馬化騰這樣想,百度的當家人李彥宏也如此考慮。
在百度舉行的2010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宣布推出應用開放平臺,以期使搜索實現“即搜即用”的效果。百度資料顯示,其推出的應用開放平臺事實上是其“開放平臺”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很容易看出,隨著百度應用開放平臺的推進,2011年搜索市場的開放趨勢也會越來越明顯。
與此同時,電子商務也可能面臨這個問題。臨近年底,B2C市場突然出現當當網與京東商城的價格大戰。對此,易觀國際電子商務分析師陳壽送認為,京東商城向圖書市場進入,雖然會削弱當當在圖書領域的份額,但此舉也將促進當當加快對外開放平臺。顯然如果當當開放電子商務平臺,會對電子商務市場又是一個觸動,其他廠商會進一步跟進。
就連一直“鋒芒畢露”的周鴻祎也在向“圓潤”靠攏。
“最近大家有沒有覺得我有一些變化,有沒有覺得老周‘圓潤’了很多?”周鴻祎如此調侃。2011年,那個“鋒芒畢露”的周鴻祎可能漸行漸遠,而這個“圓潤”的周鴻祎則越來越近。
在經歷了紛紛擾擾的一年之后,中國企業在即將來臨的2011年里,需要面對的不僅僅是停止吵架,停止無序競爭,更應該深刻反省的是,如何營造出一個良性的競爭環境,而不是“唯利是圖,不擇手段”?如何不因生存而變得歇斯底里?如何真正實現“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獲取“陽光下的利潤”?
這才是在現代商業文明中中國企業思考的關鍵和要走的路。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被告人于兵利用擔任北京市公安局公共信息網絡安全監察處處長的職務便利,借口對劉旭所在的北京東方微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進行行政檢查,以追究刑事責任為目的,親自組織、指揮北京市公安局公共信息網絡安全監察處干警>>>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8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