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這一年是豐富多彩的,但與其平鋪羅列,不如突出一條主線,串起來看。
2010年,中國互聯網產業發展出現了同以往不同的新形勢。2010年是中國互聯網服務業升級的一年,而圍繞服務業升級的“爭”,則成為一大景觀:競爭、爭奪、爭議……。在產業蒸蒸日上后面,跟著企業“爭爭”日上。其中行業轉型升級中規則的不確定、平臺歸屬的不確定,往往成為誘發激烈競爭的原因。
一、新舊規則博弈
平臺轉型矛盾前行
1)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的平臺轉移中,新規則確立取得標志性進展
在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之間的規則之爭首先爆發。2010年伊始,1月8日,代表傳統圖書業利益的“網店新規”出臺,規定對于新書“網上書店或會員制銷售時,最多享受不低于8.5折的優惠幅度”!痘ヂ摼W周刊》第二天即發動反擊,堅決反對“網店新規”,在《評圖書新規》中指出“出版業要經受市場經濟和網絡經濟的雙重考驗,這是潮流與趨勢。” 9月1日,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和中國新華書店協會重新修訂了《圖書交易規則》,刪去了爭議較大的“新版圖書出版一年內進入零售市場時不得打折銷售、網店等新書打折不能低于八五折”等條款。被稱為“圖書新規”的圖書“限折令”,至此無疾而終。緊接這場勝利,建立新游戲規則的歷史性時刻到來。2010年9月,阿里巴巴帶頭發布新商業文明宣言,這是中國經濟新舊規則交替的標志性事件。
2)互聯網骨干網與接入網利益沖突中,舊規則復辟
8月,中國電信清理穿透流量,利用骨干網壟斷地位,違背網絡中立原則,切斷廣電、鐵通接入互聯網的管道,將壟斷從骨干網延伸到相對開放的互聯網接入領域。中國電信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對同是運動員的廣電、鐵通實行價格歧視,使網民利益受到嚴重損害。廣東數萬網民被斷網,超過3Q之爭,成為 2010年最大的網絡消費者權益受損事件。
全球在互聯網服務產業升級中,各國都普遍采取了網絡中立的規則,為服務業升級創造良好條件。而中國互聯網,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互聯網服務業升級的關鍵時刻,接入反而由不成文的競爭,退回明文的壟斷。在中國寬帶發展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的情況下,這將進一步加劇寬帶瓶頸,并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投下數字基礎設施的陰影。
接入行業與圖書行業新舊規則的相反命運,反映了新舊交替的曲折性。
二、服務業升級可喜
平臺規則缺失可憂
2010年中國互聯網呈現出的新階段的特征表現在:互聯網競爭的焦點從一般應用階段發展到平臺應用階段;關鍵客戶端和關鍵應用(平臺級應用)成為爭奪的焦點。在一般應用階段,大家都是運動員,裁判還沒有從運動員中分化出來。隨著發展,一些超級運動員,主要是一些對系統有控制力、平臺型的選手,開始成為特殊運動員,他們從自身運動員利益出發,將游戲規則強加于同是運動員的競爭對手,做出與裁判員身份不符的同場競技行為。
由此帶來中國互聯網服務業從無序競爭階段發展到有序競爭階段的挑戰與機遇。
1)互聯網基礎業務從應用業務中分化升級引發的規則之爭
10月至11月,奇虎360與騰訊圍繞個人隱私與“QQ保鏢”等發生激烈沖突,在互聯網業產生強烈反響。工信部為維護市場秩序和網民利益,約談了兩個企業的負責人,著手調查誰是誰非,并將把調查處理情況上報國務院。這被稱為近年“最高規格”的商戰。
3Q之爭不是偶然的,它暴露出行業升級發展中一些具有普遍性的問題,這些問題程度不同地存在于此前一系列規模較小的企業沖突中。在所涉及的全方位的問題中,有一個方面十分典型,它屬于業態升級發展階段的特殊問題:這就是運動員業務升級出裁判員業務引發的規則之爭。
由于互聯網特性,一些原來的應用業務(在本案例中如即時通訊、殺毒軟件),從其它應用業務中脫穎而出,成為平臺級的業務,具有類似電信基礎業務那樣的系統級的支配地位。相當于運動員取得了控局的裁判員的支配地位,但運動員本身在利益上又不處于裁判員的中立地位。一旦經營裁判性質基礎業務(比如評價他人高低好壞的業務)的超級運動員與其它運動員發生利益矛盾,往往使后者利益受損。 3Q之爭格外慘烈在于,奇虎360和騰訊,依不同業務劃分,互為超級運動員與一般運動員的關系。這樣的超級運動員與超級運動員一旦沖突,在沒有規則和真正裁判時,場上就會出現大亂。
一方面,中國需要涌現更多國際級超級運動員,隨著當當、優酷等一批互聯網企業不斷在境外上市,中國的國際級選手多多益善,不如此,中國在互聯網中就沒有地位,就會象歐洲企業那樣在新浪潮中被邊緣化。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的超級運動員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另一方面,當超級運動員帶動產業升級的可喜形勢出現后,又亟待形成對其他運動員公平中立的規則,這是平臺級服務業出現后帶來的獨特挑戰。
2)新興平臺之爭
同時,新的技術趨勢,又使一些原來普通應用技術有上升為平臺的可能,為下一年埋下規則之爭的種子。
第一類情況,新興技術催生新興平臺。定位服務、支付服務等,均是下一代可以做成平臺的關鍵應用,當前定位服務、支付服務的市場還局限在具體的應用上,但市場潛力更為巨大的定位、支付服務平臺正在孕育之中。
2010年,中國出了一大批追隨美國SNS模式的定位服務(所謂LBS 2.0版)。如李松所說,叫本地化的社會服務(準確說是社會網絡化服務)。由于平臺未定,規則并不明朗。
銀聯雖然在手機支付標準上戰勝了中國移動,但是中國移動仍然沒有放棄,財付通也加入了爭奪的隊列。雙方爭奪之所以如此激烈,是由于支付是數據業務的真正門戶,雙方的爭奪實際上是平臺之爭、規則之爭。2010年這一領域的發展方向有一定失誤,主要是過分強調了支付業的金融屬性,嚴重忽略了支付業的數據業務本質,這為將來規則之爭平添變數。
在移動互聯網走向平臺競爭的今天,誰能在定位服務平臺中先行一步,就能在將來占有巨大的優勢。同時,3Q之爭帶來的教訓提醒人們,要舉一反三,及早考慮這些業務長大后帶來的規則中立問題。
第二類情況,原有普通應用業務,由于新背景出現,成為潛在的戰略平臺。最典型是客戶端的復活?蛻舳吮緛“古”已有之(對互聯網來說,十年前就算古代),但伴隨美國前沿關于“WEB是否將死”的爭論,又重新成為熱點。侯自強就認為需要用“重新定義什么是互聯網”的眼光,重新評價客戶端。從這個意義說,WEB與客戶端可能發展為相反模式。在支持WEB已死的觀點看來,下一代互聯網爭奪,可以繞開瀏覽器,而用客戶端鎖定用戶,截留數據收入。從這個角度看,3Q之爭不是在爭瀏覽器(WEB),而是在爭客戶端,頗有“后現代”之爭的味道。這種事情將來只多不少。下一年開始,我們要有“掌握客戶端者成為裁判”帶來各種不公正問題的心理準備,或者預研規則,或者等著亂子。
3)平臺模式決定游戲規則
如年初我們準確預言的那樣,中國互聯網在2010年呈現出了“開放”潮流,騰訊、百度、新浪、盛大等互聯網巨頭都在推開放平臺。開放平臺的推出緩和了互聯網的緊張局勢,在競爭上更顯公平性。推出開放平臺之后,互聯網企業之間的競爭將更多的呈現出合作競爭的態勢,競爭的優勢不再局限于企業本身的強大,而在于對產業鏈資源的整合能力。阿里巴巴以商業生態系統為特色的網規,正成為和諧互聯網的主旋律。
在商業模式方面,周鴻開放的免費模式,呈現出巨大市場威力,在殺毒軟件業勢不可擋。在免費模式問題上,與來自傳統方向的市井輿論相反,《互聯網周刊》明確支持免費模式。認為以基礎業務-增值業務分離互補為特點的免費模式,代表中國互聯網發展的本質規律。2010年免費模式發揮出的巨大戰斗力進一步證明了這一點。
展望2011年,中國廣大互聯網企業普遍面臨順應、適應新商業模式的問題。要認識到,從2010年起,中國互聯網產業,已升級到互聯網服務中基礎業務與增值業務分離的新階段,規則的改變是不可避免的。在平臺上,資源大家共享,利益大家分沾;在增值領域,百花齊放,公平競爭,商業生態模式、免費模式代表了升級的規則。不順著升級方面往上走,就只能被新商業模式拖著在下面、陷入泥潭惡斗。
三、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
數據業務向核心業務升級
2010年中國移動互聯網時代真正到來了。從iPhone賣到斷貨,就可見一斑。
去年電信運營商競爭的焦點還在于一般的應用上,而在今年對數據核心業務的爭奪成為競爭的焦點。將核心業務做成平臺,是電信運營商進軍移動互聯網的共同方向。全球移動互聯網領導企業,包括中國三家運營商齊做移動應用商城就是最突出標志之一。
在三大運營商中,中國移動在MM上起了個大早,將基地設在廣東,方向雖然正確,由于在IT平臺技術和服務體驗機制上存在明顯短腿,與蘋果“原版”比,差得不止八千里,至少十萬里;中國電信3月忽然起步做應用商店,令人刮目相看,但短時間起步,做出來一看,與MM不過50步與百步之差?磥,想一蹴而就,先得探探水深水淺;中國聯通原來差點把移動商城丟了,現在受大潮趨動,又回頭撿起來,但因種種原因,與中國電信不過半斤與八兩而已。
黃雀在后,互聯網企業卻在2010年不聲不響利用IT優勢,在營造數據核心業務方面,普遍走在電信運營商前面。2010年,從LBS的情況看,這種現象特別明顯。以致摩根斯坦利在全球移動互聯網報告中,預言電信運營商將被互聯網服務商邊緣化。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摩根斯坦利認為騰訊代表全球移動互聯網中最重要的兩三個大門類中的一個——虛擬商品類——的領袖。這是繼印度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五大”后,又一個取得世界領袖資格的發展中國家企業(電信運營商僅以規模大,并不能成為領袖,只是巨型追隨者)。2010年,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市值被騰訊相繼超過,在歷史上,第一次淪為騰訊的小弟弟。再不思進取,專家預言,在5年后,將會進一步被3—5家IT“未婚青年”超越。移動互聯網改朝換代是否源于2010年,需要將來判斷。
從語音向數據升級,游戲規則再次面臨重寫。國際上,原來美國投資者看好封閉模式,但蘋果面臨谷歌壓力,業績現在出現不確定,隨著歐洲手機廠商嘗到開放操作系統的甜頭,原有規則開始動搖。這一趨勢正如《互聯網周刊》年初準確預告的那樣。在中國市場上,開放規則大占上風,蘋果手機雖然熱賣,但卻遇到 “越獄”挑戰,左右為難。聯通遇到消費者買珠還櫝的可笑問題。一切跡象表明,在中國市場上,中國游戲規則可能再一次左右、主導移動平臺贏家。
互聯網這一年,想說的還有很多。但一切將成為過去,漏掉的更屬于過去。我們相信明天存在于今天之中,希望你看到一個發生在2010年的未來。這就是我們對于2010年的發現。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在亞當斯的報告出版后,Facebook加速Groups產品的研發,并于今年秋天推出。發布當日,該產品設計師索里奧·奎爾沃(SoleioCuervo)說:“谷歌研究員說我們有問題。但現在沒有了。今年夏天我就是這么度過的。” 北京時間>>>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國互聯網的三大暗流:新舊規則博弈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8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