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1月開始,模仿美國Groupon模式建立的首家團購網在中國誕生后,網絡團購業就進入了快速發展期,尤其是最近連續幾個月CPI一路高歌,國內的物價水平逐月攀升的情況下,網絡團購更是成為全民“抗通貨膨脹”的重要途徑。但是,團購網給消費者帶來廉價和方便的同時,行業也滋生種種亂象,呼喚加強監管,形成一套有效的監管機制。
網絡團購遭遇誠信瓶頸
“看電影、唱歌、聚餐、打臺球、旅游、買衣服、購化妝品……在通脹情況下,這些生活休閑項目,我統統都用團購來解決。前些日子,我和朋友吃喝玩樂一整天,人均消費不超過100元。”在北京上班的宋小姐向《中國聯合商報》記者表示,前段時間很享受 “團購族”的生活,可是現在隨著團購大軍的增加,以及一些團購網站的不規范經營,對這種網絡團購行為有了抵觸情緒。
原來,幾天前宋小姐在美團網上團購了一個蒙古風味餐廳的四人套餐券,套餐原價260多元,團購只要98元。可是,當他們一行四人來到蒙古風味餐廳時卻被告知,因為預約的人較多,需要排隊等候。結果,他們從晚上6點等到晚上8點還沒有排上團購折扣席,就這樣,由于難以耗費時間,只好補上剩余的162元坐上空余的普通餐桌。
“這樣的事情不是一次兩次了,次數多了,就煩了,這明顯的是商家和團購網做廣告把顧客吸引過去,但服務很不到位,具有欺詐嫌疑。”宋小姐向《中國聯合商報》記者表示,她身邊朋友還有遭遇更離譜的事情,比如當拿到團購來的折扣券消費時,卻發現店家早已“關門大吉”,白白被套錢。碰到這樣的事情,找網站理論,網站卻說交易已經完成與交易網站無關;投訴吧,卻不知道找什么部門;報警吧,就為了這點錢好像也不值得,最后,只好自認倒霉。
12月15日發布的《2010年度電子商務投訴統計報告》顯示,我國電子商務存在三大“頑疾”,涉及電子商務商品質量、企業服務及企業信用等方面。《中國聯合商報》記者從中國消費者協會獲悉,網絡團購年初在我國出現后,有三成的團購受到過投訴,有的網站虛假宣傳,產品質量以次充好;有的欺詐,商家卷款潛逃;很多網站沒發票,退換貨難處理。部分團購注冊信息泄露,垃圾短信沖爆手機……
西南財經大學教授,中國支付體系研究中心主任張寬海向《中國聯合商報》記者表示,現在團購“預約難”、“不守信“已經成為普遍問題,這個線上線下互動的新興產業,如今似乎已經遇到了瓶頸,如果再不關注自己的誠信問題,恐怕就會遇更嚴重的危機,把“團購”這種全新的營銷方式給斷送。
“消費者在參加團購前也要謹謹,注意要看清相關網站是否有聯系方式,是否公示ICP備案號和電子營業執照等信息,同時注意防范個人發起的網絡團購;另外盡量選擇第三方支付平臺中介付款或貨到驗貨后付款,不要選擇直接向網站提供的個人賬戶直接付款。”告訴《中國聯合商報》記者,提醒“團購大軍”需理性消費,不要輕易被刺激眼球的折扣價沖昏頭腦,盲目購買太多“沒有必要的東西”。無疑,網絡團購具有低成本、高效率以及參與者眾多的特點,在短時間內就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商業模式,與現有的傳統商業模式形成互補。據《2010年9月團購行業調查報告》顯示,9月份京滬穗深四地的團購總交易額超過1.1億元,成交人次達181萬。有研究報告預測,到今年年底,國內團購網站有望達到8800家。
“因此,一些企業和機構都試圖在新興的團購網站上分一杯羹,以致團購網站的資信良莠不齊,甚至有些團購網是‘李鬼’網站,消費者付款后,團購網站和合作實體店無緣蒸發,坑害消費者。”一位不愿具名的團購網站負責人表示,團購行業若想步入良性發展軌道,離不開監管。這不僅要靠團購用戶的參與,更須有關權威職能部委出臺更具公信力的權威監管措施。
“信用問題逐漸成為阻礙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中國商務信用平臺負責人張閣說,通過對包括團購網站在內的電子商務企業進行信用認證,可以保護消費者權益,樹立網絡購物信心,實現對購物網站的分類監管,凈化網絡購物環境,引導市場優勝劣汰。
“相關部門需對網站制定網站認證規則,對團購網站設置合理的門檻,并嚴格執行,加強監管,切實為消費者著想,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辦公廳主任、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表示,網絡銷售是我國下一步重點發展的商業模式,也是增長很快的發展模式。網絡團購作為最近出現的一個新的現象,需要社會關注和支持,也需要全社會對其進行監督。
“消費者在參加團購前也要謹謹,注意要看清相關網站是否有聯系方式,是否公示ICP備案號和電子營業執照等信息,同時注意防范個人發起的網絡團購;另外盡量選擇第三方支付平臺中介付款或貨到驗貨后付款,不要選擇直接向網站提供的個人賬戶直接付款。”告訴《中國聯合商報》記者,提醒“團購大軍”需理性消費,不要輕易被刺激眼球的折扣價沖昏頭腦,盲目購買太多“沒有必要的東西”。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周四,谷歌實驗室推出了一款名為“谷歌人體瀏覽器”(GoogleBodyBrowser)的工具,用戶使用這款基于HTML5技術的工具可以詳細查看人體結構的3D圖像。 北京時間12月1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周四,谷歌實驗室推出了一>>>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網絡團購遇誠信瓶頸 監管亟待加強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9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