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麥考林上市風波鬧得沸沸揚揚,從股價暴跌到遭美國當?shù)丶w訴訟,原本籠罩在麥考林頭上的“中國B2C第一股”光環(huán)也在喧鬧中逐漸黯淡。
而之所以遭此重創(chuàng),業(yè)界認為其背后原因在于投資者急于套現(xiàn),為了上市,數(shù)據過分包裝,才導致股價的狂跌。不過業(yè)界認為麥考林僅屬個案,其也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B2C企業(yè),麥考林的重創(chuàng)不會對剛上市的當當有影響。
股價狂跌 接二連三被起訴
10月26日麥考林在納斯達克上市,上市當天市盈率達到150倍,首日收盤價達到17.26美元,比發(fā)行價上漲57.36%。
不過在經過了“開門紅”之后,麥考林股價持續(xù)震蕩下行,11月29日麥考林第三季度財報公布后當天股價暴跌39.9%,報收于8.15美元,跌破發(fā)行價。本周一再次下跌11.54%,跌至6.9美元;周二跌至6.60美元,較上市首日收盤價跌幅達61.8%,而對比發(fā)行價縮水四成。
屋漏偏逢連夜雨,在經歷了股價狂跌之后,麥考林又接連收到三起集體訴訟,指控麥考林違反證券法,在IPO中披露的信息有誤,稱其業(yè)績不可能達到IPO時的預期。而針對訴訟,麥考林方面稱公司準備針對該訴訟請求進行有力辯護,并稱所有的訴訟不會對麥考林的日常經營造成重大影響。
趕鴨子上架 被逼上市
而對于麥考林股價狂跌及接二連三被起訴,電子商務專家、北京京興長信達公司董事長劉磊認為其背后的原因在于麥考林趕鴨子上架,被逼上市。據悉,麥考林公司于1996年成立。先后獲得多輪風投,但是10多年來,麥考林的贏利狀況并不是很好,在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也一直排名在前五名之外。
易觀國際分析師陳壽送表示,麥考林的上市更多的是投資者急于套現(xiàn),對于麥考林來說,其本身業(yè)務發(fā)展并沒有到達上市的最佳時機。而上市給投資者帶來的回報是顯而易見的,美國律師事務所KSF稱,11月29日收盤后,該公司及特定內幕人士變現(xiàn)超過1.29億美元。
為了能夠順利上市,麥考林在上市的招股說明書里,對總收入、年利潤及增長率一些關鍵指標數(shù)據進行了過度包裝,以吸引投資者。而11月29日,當麥考林第三季度財報公布以后,大大跌出了投資者的預期。麥考林第三季度的關鍵指標雖然同比增長,但環(huán)比卻出現(xiàn)大幅下滑,另外第三季度利潤雖然增長,但這些增長全部來自利息折舊沖銷,否則公司將報出每股3.50美元至4.00美元的季度虧損。
“中國國內B2C企業(yè)基本都處于虧損或者微盈狀態(tài),現(xiàn)在著急上市只能讓投資者套現(xiàn),并不能讓企業(yè)很好發(fā)展,等到三五年之后,真正實現(xiàn)規(guī)模化盈利了,市場分割到一定地步,比較穩(wěn)定了,那時才是上市的好時機。” 劉磊告訴《IT時報》記者。
B2C企業(yè)上市應理性
繼麥考林后,當當網也在美國上市,它是否會重現(xiàn)麥考林的糟糕表現(xiàn)呢?劉磊認為麥考林其實并不能代表中國B2C企業(yè),在麥考林公司的業(yè)務中,50%來自線下銷售,30%來自目錄銷售(通過電話、短信、郵件等形式銷售),只有20%才來自電子商務銷售,電子商務在麥考林的業(yè)務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甚至不能將麥考林定義為B2C企業(yè)。
“當當網則是一個純粹的線上電子商務公司,不同于麥考林,其定價與估值也較為合理,因而預計不會出現(xiàn)麥考林似的股價大跌情況。”劉磊認為。華興資本包凡也對當當網順利上市持正面觀點,他表示當當網實際上是國內第一家名副其實的B2C上市概念公司,他看好當當網上市后的表現(xiàn)。
不過從長遠來看,京東商城、凡客誠品等電子商務網站如果想在海外上市的話,其IPO的審核勢必會更加嚴格。業(yè)界一致呼吁,中國B2C企業(yè)在上市的時候,要更加理性,不能盲目地被投資者推動上市,而應該看得更長遠。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12月12日消息,NBA圣安東尼奧馬刺隊球星馬努·吉諾比利(ManuGinobili)本周偶然發(fā)現(xiàn)天空中的不明飛行物(UFO),他隨后向Facebook上的34萬“粉絲”報告了這一事件。 精彩推薦 北京時間12月12日消息,NBA圣安東尼>>>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麥考林:風光上市到被起訴 從天堂掉進地獄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9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