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美元是什么概念?這一價格對應的市值是29億美元。優酷網2010年前三季度的銷售額約3500萬美元,29億美元約相當于該公司預計年收入的60倍。注意這里的收入只是銷售額的概念而不是凈利潤,優酷網目前還沒有實現盈利。彭博(Bloomberg)的統計顯示,12家在美國上市的互聯網內容提供商(ICP)的平均估值水平是2011年預測收入的3倍。美國股市給優酷網的定價已經不能用“優”或“酷”來概括,簡直可以用瘋狂一詞來形容。
只有時間才能檢驗互聯網公司的真實價值。
具體到優酷網,以作者有限的見識,未來至少還面臨很多挑戰:1.如何實現盈利;2.面對酷6、土豆等市場份額接近競爭對手,如何保住市場?如何避免價格戰影響盈利水平?此外,視頻內容的版權成本和潛在爭議,百度和門戶網站加入視頻市場,以及流量擴大后的運行成本(如租用帶寬)都可能在未來困擾優酷網。
比優酷網的前景更令人擔心的,是美國資本市場對中國互聯網行業的影響。華爾街為中國創業企業慷慨付錢,甚至估價超過美國本土的公司,這有什么可擔心的?
華爾街和硅谷為中國互聯網公司支付高價格的動力,與其說來自對其創新能力的肯定,不如說是無法拒絕中國互聯網市場的誘惑。
華爾街和硅谷的資本為優酷網和中國網絡概念股支付高價,和為谷歌(Google)、蘋果和未上市的Facebook等公司支付高溢價,可以說都是為了獲利,但具體的投資原因并不相同。投資者看重Google、 Facebook、Twitter是因為其產品的創新屬性和因此獲得的競爭力,投資者肯為百度搜索、校內網、開心網或者新浪微博付錢,看中的是中國用戶超過4億的互聯網市場(且在不斷增長)。
這意味著未來中國的互聯網市場也許會變成:1.世界最大的互聯網市場;2.用戶主要使用全球市場流行產品或服務的本土化版本(或可稱之為“山寨版”,“本土化”過程中模仿與創新的成分并存,讀者可以自己判斷);3.由百度、新浪、騰訊、阿里巴巴等本土公司主導;4.主要公司都在紐約、納斯達克、香港上市,為硅谷和華爾街的資本賺取利潤,且這些公司收入中的絕大部分來自中國。至于用戶使用全球化和本土化的產品的區別,比較下Google和百度的搜索結果好了。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阿爾圖切爾認為,這是新的加強版互聯網泡沫的開始。與上世紀90年代末的互聯網泡沫相比,這一次有基本面支撐,而不是非理性繁榮。他說:“有一些增速明顯、盈利向好的企業。這并不僅僅是一個泡沫,而是一次真正的繁榮>>>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29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