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來了,優酷還會遠嗎?
2010年11月15日,優酷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監管文件稱,該公司將通過IPO(首次公開募股)交易在美國紐約交易所上市,擬籌集最多1.5億美元資金。
文件顯示,高盛集團將作為優酷網IPO的主承銷商,但并未披露具體的IPO定價。此外,投資銀行Allen & Co、Piper Jaffray和太平洋皇冠證券(Pacific Crest Securities)將作為這項交易的副承銷商。
5天前,土豆網搶先向SEC提交了監管文件,文件顯示,該公司將尋求在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IPO,計劃通過這項交易募集最多1.2億美元資金。
與酷6網借殼上市不同,優酷和土豆作為視頻行業的領跑者,成功上市更加具有標桿性的意義,這也意味著視頻行業將結束5年的漫長市場培育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爭搶赴美
盡管上市并不是衡量視頻網站的唯一指標,卻無疑是最為重要的一項——即便上市不是最終成功的象征,也是投資方順利變現退出的途徑。土豆和優酷相繼向SEC申請IPO,終于讓投資方看到了曙光。
在視頻行業如今的市場格局中,優酷和土豆是當之無愧的老大。根據易觀國際最新發布的數據,2010年第三季度,優酷占據了市場份額的22.54%,土豆占據18.52%,兩者旗鼓相當,而排在第三的酷6只有5.64%,充分體現了互聯網行業的“二八法則”。
事實上,土豆和優酷就如同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始終相伴發展。此次在同一時期選擇赴美IPO,雙方業務屬性一致,并且相關數據的財務周期相同,“上市后的結果必然會使視頻行業競爭更加集中。”一位業內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說,“二者加起來的市場份額有望超過60%,甚至70%。”
從招股書公布的情況來看,二者的凈營收規模十分接近。土豆從2007年至今的凈營收數據分別為:2007年660萬元、2008年3090萬元、2009年1.132億元(合1690萬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313.6%;2010年前9月凈營收2.24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30.1%。
優酷的營收數據是:2007年177萬元、2008年3302萬元、2009年1.536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829.5%;2010年前9月凈營收2.346億元,同比增長135.1%。
從財務報表上來看,2010年第三季度除去向員工分發的期權,土豆網已經實現250萬元的盈利。
從收入結構來看,優酷主要是由在線廣告收入、廣告聯盟收入(由百度、谷歌等第三方提供廣告鏈接)以及視頻訂閱(為付費會員提供高品質無廣告視頻內容、3G終端無線視頻服務等)三部分組成;土豆網的營收主要來自在線廣告收入、移動視頻服務收入(與中國移動合作,基于手機提供視頻的無線增值服務)和視頻版權分銷收入。
雖然收入構成略有不同,但在線廣告仍然是目前視頻網站主要的營收來源,2010年前9月,優酷94.9%的凈營收來自在線廣告,土豆在線廣告貢獻的收入也高達94.1%,不分伯仲。
盈利難題待解
上市不是終點,優酷與土豆仍然面臨著高成本的壓力。
作為在線視頻網站,優酷和土豆的收入成本主要由帶寬成本、視頻內容采購成本、服務器及設備折舊成本三大部分組成。其中,帶寬成本是收入成本的主要構成。隨著凈營收的不斷增長,收入成本的支出也在不斷上升。
其中,視頻內容采購成本是增長最快的部分。從2007年至2009年,這部分成本占總成本的比重基本維持在個位數,而2010年前9月,優酷的這一數字飆升至22.71%,為5600萬元(因版權在會計上是按照授權期限分期攤銷進入成本,依此推算,其實際現金投入應該遠超此數字,可能超過1億元)。
為了另辟收入來源,優酷開始嘗試收費,推出付費頻道,用戶每月20元可實行包月計劃,下設“電影”和“教育”兩個欄目,主要提供少量正版高清影視節目。土豆的重點發力方向則是自制內容的版權分銷以及與中國移動合作提供的無線視頻服務,而此塊業務已經為土豆網貢獻了830萬元的營業收入。
近幾年的變化顯示,這兩家的凈虧損額呈現出逐年減少的趨勢,隨著視頻網站的媒體價值逐漸被廣告主所認可,收入也在迅速增長。
不過,雖然同赴美國,優酷選擇的是紐交所,土豆則選擇的是納斯達克,易觀國際總裁于揚分析稱:“美國市場正在熱烈追逐人民幣資產,交易所都會開出相對優厚的條件吸引中國公司上市,特別是紐交所,原先一直代表著傳統行業,現在也非常希望新興科技公司加入。”
目前,優酷和土豆都以處于上市前靜默期為由拒絕正面回復,據于揚估計,一般2~3個月就會走完程序,正式上市。
進入論壇>>
推薦閱讀
馬云強調,以前入股華誼兄弟是一種投資行為并非捐款等慈善之舉,投資是一定要回報的,國家設置創業板的目的也是為了支持創新,“如果買了股票不許賣誰再買股票?誰做投資?這對創新行業是打擊”。 精彩推薦 12月7日消>>>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視頻網站爭搶赴美競相上市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30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