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2月6日,國外媒體發表分析文章指出,對谷歌來說,收購團購網站Groupon是符合商業邏輯的一筆交易,也是谷歌面對亞馬遜、eBay和Facebook等競爭對手的挑戰應作出的積極回應。谷歌作為一家搜索服務商,廣告是它的唯一目的,而廣告本身就具有本土化的屬性,與Groupon的業務不無吻合之處。
媒體與商業天然不可分
作為消費者和媒體內容生產者,不管你是不是相信,媒體從其目標和本質來說,并不只是內容的渠道,相反是產品(廣告)的發行渠道。廣告不是為了填充文章四周的空白,其實廣告才是媒體真正的主角,娛樂和內容只不過是發行廣告的借口和依托。所有的內容提供只要在商業模式上可持續存在,那他就必須面對這樣一個嚴酷的現實,即允許自己的資源通過上述可行的商業模式來開發和挖掘。有些內容提供者能夠理解或捕捉到市場的真正需求,而那些對商業需求置若罔聞的內容生產者,很可能會成為一生窮困潦倒的藝術家。以上絕不是有關文化或美學的評論,而是在描述一種客觀的商業現實。
簡而言之,媒體與商業越來越緊密的聯系并不是一種新現象或者新的產業方向,事實上,媒體與商業就從來沒有分開過,它們一直相互依存,相互促進。
谷歌收購Groupon意義何在
有關谷歌收購團購網站Groupon的消息近日成了許多媒體的頭條,到目前為止,還只是小道消息,谷歌和Groupon都沒有就此發表官方聲明。針對上述可能的交易,知名博客搜索服務提供商Technorati的眾多博客的態度基本分成兩派,一派在質疑作為專注于本地銷售業的團購網站Groupon對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的價值何在;而另一派卻在猜想,作為數字化時代的搜索引擎巨頭(媒體巨頭),谷歌在進入本地化團購這一新領域后有可能獲得的數十億美元的進賬。
事實上,亞馬遜和eBay兩家公司早就看準了本地團購網站的誘人前景。亞馬遜此前完成了一筆戰略投資,成為Groupon最大的競爭對手LivingSocial的股東。eBay此前也完成了一筆規模較小的并購交易,收購了購物搜索網站Milo.com。也許亞馬遜和eBay已經認識到了,一旦谷歌成功收購Groupon,將對其核心業務形成威脅,這也許是所有媒體公司不可避免,也是最現實的一條道路。正如前文所講,媒體的目的并不是分發內容,而是產品;廣告并不是為了填充內容頁面四周的空白,而是媒體的唯一目地。
Facebook是巨大挑戰
每當谷歌有新的舉動,甚至就算它研制出了一臺汽車,人們還是會關注這樣的問題,即這一新產品對它的搜索業務有何幫助。畢竟,不管谷歌推出什么樣的產品,其核心仍然是搜索。作為Groupon來說,谷歌的搜索業務或許并不是它所看重的,如果與谷歌聯姻,它最大的擔心可能是自己被逐漸侵蝕掉。顧客在亞馬遜或eBay進行商品搜索完全在谷歌的控制之外,并且隨著產品越來越豐富,他們可能會習慣于在亞馬遜和eBay進行搜索。而讓谷歌更為擔心的,毫無疑問是Facebook將商業與社交群體緊密嵌合的模式,而谷歌至少目前的搜索用戶“俘虜”還為數不多。
目前,Groupon與谷歌已有較深的聯系。首先,Groupon的流量很大一部分依靠谷歌,當然谷歌也可以借此加大主導對方的能力。對谷歌來說,收購Groupon是非常符合邏輯的,是其必須采取的防范措施,特別當面對亞馬遜、eBay和Facebook等競爭對手在相關領域的積極擴展時更應如此。當然,從技術上講,谷歌的長項并不在于那些類似推銷員的業務,但進入這一行業也不應是什么錯誤。前面也提到了,媒體只是偶然際遇了內容,而它真正的目的是廣告,而作為廣告,盡可能本地化是它本身的需要。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據互聯網分析和情報公司Hitwise的數據報告顯示,美國網民瀏覽Facebook網站網頁流量占全美的25%。 精彩推薦 據國外媒體報道,據互聯網分析和情報公司Hitwise的數據報告顯示,美國網民瀏覽Facebook網站網頁流量占全美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谷歌需要收購Groupon的理由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30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