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iPad在國內官方渠道開售已有1個多月,但價格低廉的港版行貨依然是不少消費者的首選,不少“果粉”津津樂道于通過海外代購、出境購物等方式抱得iPad歸。
海關總署日前發布一則新公告,卻讓不少消費者被當頭澆了一盆冷水。按海關新規,居民攜帶iPad入境需要繳納1000元行郵稅,郵寄方式同樣納入征稅范圍。
記者昨天在淘寶等網站上看到,目前不少代購網店已暫停生意或上調價格。法律界人士認為,該政策旨在打擊走私,不過具體措施合理性有待商榷。
海關稱征稅為打擊走私
記者昨天在海關總署發布的第54號公告中看到:“進境居民旅客攜帶在境外獲取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總值在5000元人民幣以內(含5000元)的;非居民旅客攜帶擬留在中國境內的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總值在2000元人民幣以內 (含2000元)的,海關予以免稅放行,單一品種限自用、合理數量。但煙草制品、酒精制品以及國家規定應當征稅的20種商品等另按有關規定辦理。 ”
按照海關的解讀,iPad、iPhone屬于電腦和手機范疇,同樣應納入征稅行列。一位內部人員解釋,許多商家從香港等海外渠道購貨并哄抬水貨價格,刺激了不法分子進行走私活動,從中牟取高額利潤,這是出臺新政的主要原因之一。
消費者欲圖便宜反成空
同樣是16GWIFI版的iPad,國內行貨的售價是3988元,而在香港只需3500元左右,令不少赴香港、海外旅游的大陸居民“順路”購買。
按照公告,以5000元的標準征收20%的稅后,用戶若過關時攜帶iPad,必須為其繳納1000元的行郵稅。不少用戶在論壇中表示,征稅后的港版iPad反而比在國內買行貨還貴。部分 “果粉”曾試圖通過EMS快遞等方式逃避關稅,但在新規出臺后,境外郵遞iPad的方式也被納入征稅范疇。
在淘寶等第三方交易網站上,部分網店已經暫停了代購業務。一位廣州的店主表示,他目前已經放棄從香港進貨,尋找其他途徑。
自用電子產品應填申報單
新規出臺后,不少用戶對此頗有微詞。上海大邦律師事務所游云庭(博客)律師認為,海關總署出臺的這一政策反映了政府對市場管制的決心,但也對國內代購業造成了不小的打擊。
此前有消費者反映,其自用iPad在過關時也遭遇征稅,令人哭笑不得。對此,上海海關工作人員表示,如果居民出境時確實有需要攜帶iPad,可填寫一張物品申報單,加蓋海關印鑒。入境時再向海關出示這張申報單,證明所帶物品確屬自用,海關就不會再征收相關稅費。假如市民是寄出iPad進行維修,也需持該數碼產品的發票、維修合同等有關材料和當地海關聯系。
進入論壇>>


推薦閱讀
在這三個大環境里,陳一舟認為,要發現創業機會,首先看一下哪些不是創業機會!暗谝皇菚r髦的事情比較難,因為行業錢多,導致只要是時髦的事兒有一大堆人做,時髦的是很本來是很好的事情,比如說我說哪種鳥好打,明>>>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30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