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的一位雇員幾年前在博客里寫道,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凌晨在辦公室玩遙控車,車頂上還捆著攝像頭。當時人們認為這不過是兩位年輕億萬富翁的娛樂罷了,直到Google街景車突然出現在世界各個城市,人們才恍然大悟。這是當時辦公室里遙控車的全部用意?也許并不盡然。最近,Google終于公布了秘密開發數年的新計劃:它的無人駕駛汽車,已經在各種路況下積累了22萬公里的行駛經驗。
有許多人都在乎駕駛的樂趣,但是在更多的時候,人們只不過是想方便地抵達目的地罷了。在這種時候,無需費心勞神駕車,而能夠將時間和注意力花在更有價值的事情上,無疑具有相當的誘惑力。無人駕駛汽車的嘗試早已有之:卡爾·本茨在1886年才造出汽車,而1939年就已經出現了無人駕駛汽車的雛形。當然,當時的機器不能處理汽車行駛時所需的復雜數據,所以這項技術一直都沒有太大的發展;直到1970年代計算機變得更加小和更便宜后,這一領域才迅速發展起來。
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已經有了自行研制開發的無人駕駛汽車,無人駕駛汽車也已經成功地橫跨整個美洲大陸。美國國防部高等計劃研究署甚至每年都會組織一次挑戰賽,獎勵那些在復雜路況下表現得最好的無人駕駛汽車。這些汽車一般都會有雷達、攝像頭、GPS等等工具,來幫助車輛探知周圍的路況,通過衛星導航信號來擬定最近的行程,并且通過計算機視覺的方式來判斷障礙物。
Google的這輛新無人駕駛汽車也不例外,只不過它能做得更多。現在已經有了7輛原型車,分別用豐田普銳斯和奧迪TT改裝,車頂上都裝有一個有趣的裝置,看起來像是機器人Wall-E的頭。它是個雷達,可以探測周圍70米內物體,偵測障礙物和其他車輛。安裝在駕駛室內的攝像頭會識別交通指示牌和信號燈,輪胎附近的傳感器可以根據速度和方位推算出汽車當前所在位置,而連接GPS和Google地圖的路線系統可以讓它找到通往目的地的最快捷道路。
這項計劃已經進行了很久。一年前,人們就已經在加州的公路上見過這輛車,不過當時只被認為是外型奇怪的街景車而已。看來Google覺得現在是時候告訴人們了—上個月末在舊金山的一次會議上,Google的首席執行官埃里克·施密特突然說了一句看起來有些奇怪的話:“汽車的發明比計算機早,這看起來像是個錯誤—汽車,能夠自動駕駛才有意義。”
看起來,Google是想制造出“有意義的汽車”。那么,對于Google這個試圖收集世界上所有數字化信息的巨頭來說,它的自動駕駛汽車又會意味著什么?
很顯然,安全是第一位的。在長達22萬公里—繞地球赤道五圈半—的試車過程中,只發生過一次車禍,還是在紅燈時被別的車追尾。完全無人駕駛的路段超過1600公里,其他的路段只是偶爾需要駕駛員干預一下。它跑過最難跑的公路,也曾經在所有的時段匯入公路上的車流中。在安全方面,Google目前表現得不錯。
然而,這還遠遠不夠。兩年內我們就能夠在景點或者大型公共設施內看到無人駕駛汽車,然而在公路上行駛的無人駕駛車還要等待更長的時間。Google也還沒有計劃將這輛車推向市場—這個項目的負責人塞巴斯蒂安·特龍說,“即使是團隊里最樂觀的成員也認為,如果要將這種車推向市場,最少還需要八年的時間。”
他們還在添加讓其與眾不同的新功能,例如能夠讓車采用不同的個性化駕駛模式來行駛等等。而我們也會期盼,Google將會讓這些汽車之間能夠相互連接,并且分享信息。
谷歌方面表示,為了推動自駕汽車項目,該公司已經聘請了來自美國國防部挑戰賽的一些最好的工程師,這些工程師將幫助谷歌一起攻堅克難。谷歌還表示,其也將此項目的相關情況通報給當地警方。
前一個功能已經初見端倪。早在2006年,Google就申請了一個專利,讓自動駕駛汽車能夠學習駕駛者的駕駛習慣,然后將之轉化為特別的駕駛模式,就像是復制了一個駕駛者自己的化身一樣。毫無疑問,Google將會把在其他工具中使用的機器學習方法用在汽車上,讓汽車也能夠自己成長,看起來更像是擁有智能的生物一樣。
而通過汽車之間相互連接來隨時更新路況信息的做法,已經成為了諸如通用、大眾這些汽車企業的研發目標之一,對向來關注信息分享和收集的Google來說,汽車擁有這種功能可說是幾乎沒有懸念的事。當汽車之間可以相互通訊的時候,堵車狀況將會好轉、燃油使用量將會下降,甚至連交通事故也會有顯著的減少。
Google的博客寫道:“每年全球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數超過120萬。我們的技術將可以減少這一數字,甚至使其下降一半。每一工作日,人們平均花費52分鐘在上下班路上,而未來,人們將可以以更有效率的方式使用這些時間。”
在那時,所謂“更有效率的方式”,也許是在未來用于開車的時間使用Google的其他產品吧。
進入論壇>>

推薦閱讀
昨日,騰訊公司公關部相關負責人稱,他們目前沒有接到公司相關部門的通知,公司也沒有對此進行具體的操作安排,因此應該是網友的謠傳。 精彩推薦 QQ群將被集體關閉?近日,眾多網友在各個論壇和微博上稱,騰訊將在本>>>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30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