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劉興)網絡時代的個人隱私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熱點之一。而在國內,最近知名網上商城當當網也因被消費者懷疑泄露用戶資料,而陷入了信任危機的漩渦之中。
據《沈陽晚報》報道,有消費者花350元錢網購了一張面值500元的“當當網禮品卡”,結果發現無法激活而上當受騙。由于行騙者掌握了她在“當當網”上的許多本該保密的資料信息,而且冒用了“當當網”的客服熱線,這名消費者稱,估計全國各地也會有很多消費者上當受騙。
本網記者在網上搜索了一下,在一家論壇看到有福建網友發帖稱也遇到了相似的情況并留下了聯系方式,記者隨即與這名網友取得了聯系。在與本網記者溝通中,網友連小姐稱自己是福州人,近日在當當網買了50多本書準備送給客戶,接到了來電顯示為“010-57635154”的電話,對方自稱是當當網工作人員,首先詢問連小姐對當當的服務是否滿意,接著告知由于在當當網買了一批書,積分可升級為鉆石卡,如果預存520元就可以收到此卡,而且當當還會送歐萊雅禮品一份,并稱已委托快遞代收款。由于對連小姐的基本資料很了解,并進行了確認,連小姐并未產生懷疑。直到拿到了禮品發現有問題后,連小姐與當當網聯系,被告之并沒有舉辦此類活動。連小姐對本網記者說,她身邊的朋友也有不少人接到了此類電話,但并沒有購買禮品卡。連小姐稱,廈門也同樣有用戶與自己的經歷相同,不清楚騙子是如何得知自己的個人資料的。
本網記者就此與當當網公關部聯系,公關部工作人員稱目前此事當當網還在調查中,會出臺相關辦法應對此事。工作人員同時讓本網記者留下電話和電子郵箱地址,稱有新消息會告知記者,但截止發稿時,本網記者并未收到來自當當網關于此事的回復。
北京東衛律師事務所梁艷艷律師對本網記者分析,認為當當網目前已有侵犯客戶隱私權的嫌疑,當當網應該迅速將此事調查清楚,以向消費者作出澄清和解釋。對于受騙上當的消費者,可到當地消費者協會進行投訴。梁律師并呼吁眾多網站要保管好用戶的個人信息,以免一旦泄露,對用戶本人或其他相關人員的人身安全與財產安全造成嚴重損害。
北京京華律師事務所劉宏輝律師在接受本網記者采訪時則表示,用戶的個人資料究竟是不是從當當網泄露的、騙子是如何得知這些用戶資料的是此事的關鍵。現在同時在數個網站注冊,留下個人資料的網民眾多,也不排除有從別的網站泄露的可能。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就是作為網站來講,用戶的個人資料是不能泄露的,否則就要對用戶負責。劉律師也表示,現在很多網民對個人信息的保護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今后要小心應對。
有國外法律專家認為,在網上泄露個人信息的趨勢不可避免,因為這是時代的產物。隨著互聯網時代出生的孩子長大成人,在他們的生活中,互聯網占據了更重要的位置,這就意味著人們對保護個人隱私的期待越來越少。國外有專門研究互聯網個人隱私問題的律師就曾說:“如果你上網,那你就沒有個人隱私可言。”
為了發揮新聞輿論監督職能,特向社會公開征集有相似經歷的消費者提供的新聞線索,本網經調查核實后將向社會披露。
征集線索郵箱:liujq@itxinwen.com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搜狐IT聚焦關注業界新聞和互聯網創新,每天從海量的微博中挑選出10條精彩的相關微博——“IT行業每日微博TOP10”,以饗讀者。 精彩推薦 11月28日IT行業每日精彩微博TOP10: 1,畢朝暉:與眾不同的天津攜號轉網數據報>>>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涉嫌泄露用戶信息 當當網陷誠信危機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31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