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進軍物流業,開啟了電子商務的新增點,同時,快遞行業的競爭壓力凸顯。近日,在第六屆中國國際物流節上,國內快遞三甲——順豐、宅急送、申通發起“跨界反擊”。相關信息顯示,這3家快遞企業都在發力電子商務,以期分羹今年銷售收入將達4000億元的阿里巴巴市場份額。
另據《每日經濟新聞》近日報道,受油價提價影響,部分快遞公司開始漲價,這已經是民營快遞行業在一年多時間里的第三次漲價。快遞漲價,受影響最大的則是電子商務,當然,據有關人士介紹,目前快遞行業還未形成漲價潮,但不可否認的是,只要有漲價的苗頭,集體漲價估計在所難免。一方面欲集體挺進電子商務,一方面又掀漲價風潮,快遞公司究竟意欲何為?
走出快遞企業發展的“怪圈”
我們都知道,電子商務的發展帶動了快遞公司的快速發展,而快遞公司的正常運轉也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兩者可是說是新經濟時代密切相關、業務互為支撐的行業。據估算,有80%以上的快遞業務量增長來自網購。
高速發展的電子商務給快遞公司帶來看似前途無量的機會,但實際上并非如此,中國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說,從經營的角度來講,一旦快件量的增加峰值超過快遞企業自身的服務能力,就會出現虧損,業務量越大虧損越多。目前,95%的特許加盟快遞企業的業務量處于超負荷狀態,多年以來,特許加盟模式民營快遞企業一直占有網購快遞85%以上的市場份額。
而一直在電子商務領域擁有著絕對強勢的阿里巴巴今年在快遞行業動作頻頻,這讓現有的快遞企業如芒在背,“被動就會挨打”的道理誰都懂,因此,快遞業的幾大企業躍躍欲試向電子商務領域進軍。
宅急送常務副總裁熊星明表示,這一輪油價的上調對快遞公司的運營成本的確造成一定影響,但現在快遞企業間的價格競爭更多偏向管理和運營方面的成本考慮。因為民營快遞企業產業集中度低,“低價格、低端服務”一直是特許加盟模式民營快遞企業難以走出的“怪圈”。
一方面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快遞企業未必從中受益;另一方面,強大的電子商務巨頭進軍物流領域,對快遞企業又是一個巨大的沖擊,因此,無論從哪方面來講,快遞公司看似只有一條電子商務路可走。
薄利驅動還是分羹市場?
快遞公司真的只有走電子商務路才能行得通嗎?事實并非如此。
快遞企業“跨界潮”,與上一輪最主要的不同,是以淘寶、京東、卓越等為代表的電子商務公司迅猛發展,產生了大量的物流配送需求,快遞公司依托自身較為完善的物流網絡和電子商務配送經驗,延伸至產業鏈上游的電子商務領域。目前,北京宅急送快運股份有限公司已經上線了商品代銷平臺“E購宅急送”,而順豐速運有限公司則推出了購物網站“順豐E商圈”,申通快遞創辦了“久久票務網”。
實際上,快遞公司之所以要從幕后走向前臺,進軍電子商務,主要有兩方面的考慮:首先,短期內著眼于拉動公司快遞量的增長;另一方面,是電子商務公司在提供物流服務時發現,電子商務業務的利潤率遠高于快遞,后者由于競爭激烈、人工物料成本的上漲很難通過提價轉移給消費者,而且還經常需要為了爭取訂單而變相降價。
也就是說,看著電子商務企業誘人的利潤,相較于競爭壓力大的快遞行業微薄的利潤空間而言,快遞公司更愿冒險一搏,或許成功了就可以實現電子商務與快遞的一起快速發展,即使失敗了,也還有退路,繼續走快遞之路。
應該說,快遞公司進軍電子商務市場的意圖是,在薄利的驅動下,希望在電子商務市場分得一杯羹。
快遞走電子商務之路前途未卜
要想在電子商務市場分得一杯羹,并不是任何企業都可以的。雖然目前國內領先的民營快遞公司,正在不約而同地從物流配送環節延伸進入電子商務領域,形成了一股新的“跨界潮”。但正如一家快遞公司的高層表示的,他們涉足電子商務的心態主要是“試一試”。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快遞公司不太熟悉商品零售和互聯網這兩個專業性很強的行業,進入電子商務領域的時機也稍晚,未來面臨著不小的挑戰。對于單純的快遞企業來說,不熟悉電子商務卻又冒然進入,只能靠運氣來發展,或者鑄就輝煌,或者頭破血流,快遞企業能否經營好自己并不擅長的電子商務業務,仍具有很多不確定性。
宅急送副總裁熊星明表示,“E購宅急送”只是一項增值服務,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網上商城。不過未來一旦這一增值服務利潤擴大,基于呼叫中心、信息技術等條件,宅急送有可能會涉足網上商城,但目前還是會專心做好快遞本職業務。這個事例也說明,快遞公司要走上電子商務盈利之路還需要一段時間的摸索,在實現盈利之前,快遞仍是企業的主要業務,不能丟棄。
北京星晨急便速遞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平表示,阿里集團投資星晨急便,帶給星晨急便的將不僅是資金,其在電子商務領域的豐富經驗將幫助星晨急便更加快速地了解市場需求,從而提高服務效率和服務水平。這也就是說,快遞公司與強大的電子商務企業合作也許是快遞公司不斷壯大的道路之一。
應該說,對于正在踏上電子商務之路的快遞企業來說,目前尋求合作是其發展壯大之路;對于未進入電子商務領域的快遞公司而言,踏實做好快遞本職業務是正途,“多不如專”,專心致力于快遞行業的發展,做出品牌,一樣可以發展壯大。當然,作為消費者,我們希望快遞行業在成功進軍電子商務市場的同時,也能更好地提高市場效率,更好地服務客戶。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希望他們的道歉能夠盡快劃上一個句號,把互聯網環境恢復到平時的狀態。我們需要的互聯網服務是穩定的、安靜的、干凈的,不管騰訊和360公司自比提供的怎樣的服務,而應該是潤物細無聲的。 精彩推薦 11月21日晚間消息,>>>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快遞行業怪現象 巨頭跨界做電子商務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31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