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創新工場會成為一個大公司嗎?
李開復 (微博):我們公司規模大或小,是看有多少人能支持。拿不到融資,項目就關掉了,現在大概已經有四個項目關掉了,有兩個是胎死腹中,有兩個是做了一段時間發現不行關了,或者轉型。作為投資機構,目前我們平臺級的員工大約有30人,未來至多發展到50人,需要控制平臺的擴張,提升效率。目前我們的團隊還不完整,我們還需要更多的投資經理,還有我們希望讓更多的創業者認可我們,成為他們創業的最好伙伴。
記者:為何選擇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和云計算作為主要投資領域?
李開復:目前創新工場75%的項目都與移動互聯網有關,另外15%是云計算,10%是電子商務相關的領域。這幾個方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可以做無本生意。所以當我們進入這些領域的時候,聰明的方法是從一開始就投。
記者:會跟隨這些孵化企業走到底嗎?
李開復:應該不會。我們是負責孵化的,不是負責喂養的。但我們會跟買它們的人說,那么好的雞給你了,你還是要給我們一點好處,所以我們融到了10億元人民幣的基金,用來做后續的追加投資。我們希望做到的是,把握十年后可能成為下一個百度或騰訊的公司,希望能抓住一些這類企業,最好是大多數,至少有一些。
記者:假設創新工場未來在無線領域成為中國最大的孵化平臺,你們所擔心的對手會不會是騰訊?有沒有提前在這個方面做一些準備?
李開復:作為投資機構,我們不會考慮假想敵這樣的問題。我認為,在移動互聯網這個領域,有足夠的市場和空間來培育數家巨大的成功公司(除了今天的互聯網巨鱷之外)。這么大的空間,如果我們不多想想機會、用戶,只是在想假想敵,很快機會就失之交臂了。
記者:創新工場迄今為止還尚未開除過一個員工。這種方式是否會太溫和了?與創業公司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生命體驗完全不同。那么,創新工場所孵化的重點是公司還是團隊,或者個人?對于失敗的項目成員,是否有哪些懲罰措施?
李開復:作為投資機構,沒有項目失敗這個說法。其實,發生的將會是:一個項目得不到創新工場下一個階段的投資。這時候,它有幾個選擇:(1)尋找外部投資(包括自己出錢),創新工場依然持有上輪的股份。(2)決定解散。在第二個狀態下,每個工友必須重新找合適的項目。我們不能保證都會成功分流,但是我相信公司的失敗往往不代表工程師本身的問題,因此分流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
至于失敗的創業者,他肯定可以再提出新的項目。無論是工程師還是創業者,我相信他們更關注的是嘔心瀝血的項目死亡了,或者是下面能做什么激動人心的項目,而不是自己是否有工作。我們的每一個員工都是非常優秀的,我不認為他們會那么在乎保障。
記者:在天使投資階段,創新工場所預想的投資回報周期有多長?所設想的理想資金退出模式有哪些?這一階段,能否接受其余天使投資的合作?
李開復:從天使投資算起,我們投資的回報要看每個項目的退出,大部分會是上市,小部分收購。上市最快也要5年,通常更久。收購就可能更快。我們很愿意和創始人共投,因為這代表更高程度的利益一致性,也代表創始人對自己的項目有信心。我們一般不和其他天使一起投資,但是也愿意偶爾破例。
記者:據介紹,在國外,天使投資不僅擔當投資人與資源提供方等角色,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是利用在資金及資源方面的強大推手,抵御甚至摧毀同行業競爭者的發展,使得所投資的公司最終成長為參天大樹。創新工場是否具備這種強有力的資本與資源運作能力或者打算?
李開復:我想你講的是Ron Conway這種模式的。他很成功,但是他主要是拉他的人脈,讓旗下公司彼此幫助。他沒有任何的孵化或者教練的作用。
我們的優勢和他完全不同:(1)招聘優秀工程師和團隊;(2)優化創業、技術、商業計劃;(3) 豐富的經驗和人脈,這方面和其他VC不太一樣,有些方面可能會弱一點,比如說資本運作、上市的人脈。但是有些方面會強一些,比如說“點心”與夏普的OEM合作就是很好的例子。
記者:有人認為,創新工場離開了您本人,將會難以為繼。您是否愿意創新工場成為蘋果那樣離不開創始人靈魂的公司?作為一個創業型公司,從依賴創始人做發展過度到依靠制度體系做發展,你們是否從一開始就做了準備?
李開復:作為創業者,也許我年紀較大。作為投資者,我還很年輕,這行可以做很久。甚至六七十歲都還有人繼續做下去,只是投入時間逐漸減少。所以,這個問題問得太早。
進入論壇>>


推薦閱讀
二三十元錢就能看部大片,沒準還送可樂爆米花……如今,團購網站的低價讓更多的消費者不理智消費越來越多。電影票低價團購風潮,讓許多人開始覺得,看電影,是一件很實惠的娛樂方式。可觀眾只是賺到了便宜,有些商家>>>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李開復坦言已關掉4個項目 團隊還并不完整
地址:http://m.sdlzkt.com/a/01/20111231/233211.html